• “數字稻漁、漁旅融合”構建浙江桐廬漁業產業發展新格局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2-02-15





      近年來,浙江省桐廬縣農業農村局在稻漁共生模式積極的探索,在稻田中套養了田魚、河蟹、小龍蝦、青蝦、泥鰍、蛙等品種,累計示范面積1000余畝。培育了特色品牌“橫山翠谷”牌大米、“鱉鮮稻香”牌大米和“昊琳”牌甲魚,榮獲全國“模式創新大賽”銀獎、全國“優質漁米”銀獎、“浙江好稻米”金獎等榮譽;創建浙江省稻漁綜合種養基地2家;成功舉辦稻田音樂節、豐收節,開展抓泥鰍田魚等漁業體驗活動;建立了鄉村旅游網紅稻漁打卡地3處。


      (一)優化產業布局


      根據我縣丘陵稻田特點和適宜水產養殖品種,以百江鎮、分水鎮、橫村鎮、莪山鄉等鄉鎮為傳統稻魚模式傳承發展重點區域,以深化稻漁產業的品牌建設和深度開發為突破口,以稻魚共生農旅文融合創新發展為動力,努力建立健全全產業鏈式發展模式。


      (二)培育新型主體


      鼓勵農戶將承包經營土地采取轉包、出租、互換、轉讓、入股等方式向稻漁綜合種養新型經營主體流轉,推進適度規模經營。培育壯大稻漁綜合種養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積極發展產、加、銷一體化的稻漁綜合種養新主體。


      (三)示范引領發展


      加強稻漁品種選擇、種養殖管理、減肥減藥、綠色防控、飼養管理、產品質量安全與品質提升等環節的研發與示范,積極推進智能控制、遠程診斷等“物聯網+”技術在稻漁綜合種養領域中應用。新建一批穩產高效、生態循環、標準規范、特色鮮明的示范樣板,通過示范帶動,推動全縣稻漁綜合種養向標準化、規模化、集約化發展。


      (四)打造漁米品牌


      支持經營主體開展品牌建設和品牌營銷,開展品牌推介、產品評鑒等活動,擴大宣傳推廣,科普“稻漁米、優質米、放心米、有機魚”的理念,打造一批具有桐廬特色、影響力較大、競爭力較強的稻漁產品。積極推動稻漁綜合種養與休閑漁業、旅游業有機結合,不斷延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


      轉自:浙江農業信息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