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業農村部生態總站下沉一線推進綠色春耕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2-03-19





      當前,全國春耕生產正從南到北展開。農業農村部農業生態與資源保護總站下沉一線服務指導,積極助力春耕備耕。


      圍繞夯實糧食高產穩產基礎,系統指導秸稈科學還田。3月初,生態總站印發《2022年春耕期間東北地區秸稈還田指導意見》,依據雨雪和氣象情況,針對玉米、水稻等主要農作物秸稈覆蓋、粉碎、翻埋等多種還田模式,細化操作規程,實化參數指標,同時強化對還田地塊的科學管理,促進秸稈高質量還田,夯實糧食高產穩產的基礎。


      聚焦重點作物、重點區域,推動實施地膜科學使用回收。制定印發《2022年地膜科學使用回收試點技術指導意見》,針對重點用膜地區春耕生產特點,聚焦玉米、馬鈴薯等主要糧食作物,大力推廣地膜科學使用技術,切實做好全程技術服務,提升農戶綠色生產意識。啟動實施地膜科學使用回收試點,在重點用膜地區,今年將向各地推廣加厚高強度地膜5000萬畝、全生物降解地膜500萬畝,從源頭減量、使用管理和末端回收全過程一體推進,系統解決傳統地膜回收難、替代成本高問題。


      圍繞化肥農藥減量增效、畜禽糞污肥田利用,扎實推進農業面源污染治理。組織人員赴江西、安徽、寧夏、山西等地開展調研,指導各地在保障農業穩定生產前提下,科學使用化肥農藥減量增效技術,加強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加快推進重點流域農業面源污染治理項目實施。印發面源污染專家指導組工作方案,總結推廣南方平原水網區、南方丘陵山地區、華北平原區和西北干旱區農業面源污染治理關鍵技術與模式。在全國17個土壤重金屬污染治理聯合攻關基地,組織開展鎘低積累作物品種和治理修復產品試驗示范,為農產品安全生產提供技術保障。


      圍繞減少糧食等農產品損失,精心組織外來入侵物種防控。針對草地貪夜蛾、福壽螺、節節麥、馬鈴薯甲蟲、黃花刺茄等重大危害玉米、水稻、小麥和馬鈴薯生產的外來入侵物種,積極組織專家編制140余種重大危害農牧漁業生產外來入侵物種防控指導技術手冊,指導各地編制“一蟲一策”防治方案,合理運用農業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等多種綠色防治手段,打響蟲口奪糧保衛戰。


      圍繞支撐農業生產“三品一標”,加快推進生態農場建設。在全國全面開展生態農場建設工作,指導各地因地制宜推廣應用產地保育、投入品減量、田園生態系統構建、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清潔加工及綠色收儲運等生態農業技術,總結推廣生態農業建設模式,讓生態農場成為推進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措施落地的有效載體,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


      轉自:農業農村部生態總站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全國輪作休耕2400萬畝 今年春耕不一樣

      全國輪作休耕2400萬畝 今年春耕不一樣

      記者從農業部召開的全國春管春耕暨種植結構調整工作視頻會議獲悉:今年春耕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大結構調整力度,精準調整結構,抓好輪作休耕試點。
      2018-02-24
    • 當春耕遇到“肥貴”:多措并舉才能確保春耕順利開展

      當春耕遇到“肥貴”:多措并舉才能確保春耕順利開展

      化肥漲價增加了農民種植成本,建議短期以保供應穩價格為目標,確保春耕順利展開,適時投放國家淡季商業儲備化肥,同時開辟進口渠道,利用國際市場資源解決國內階段性問題。
      2018-03-27
    • 安徽投入近30億元財政資金助力春耕生產

      安徽投入近30億元財政資金助力春耕生產

      陽春三月,江淮大地掀起春耕生產熱潮。記者23日從安徽省財政廳獲悉,今年安徽省財政進一步加大對春耕生產等農業投入力度,截至目前,省以上財政已安排農業生產發展類資金29 8億元。
      2019-03-25
    • 春耕生產全面展開 預計投入農機具2200萬臺(套)以上

      春耕生產全面展開 預計投入農機具2200萬臺(套)以上

      據農業農村部監測,今年春耕生產玉米、水稻、大豆種子供應量在70億斤左右,能夠滿足生產需求;化肥總體供應充足。預計春耕期間全國投入農機具2200萬臺(套)以上。
      2019-03-27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