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天,讓每一寸耕地都實至名歸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2-03-30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九九加一九,正好是三月下旬,北方大地完全解凍,土壤透氣性好,大部分地區進入春播季節。恰是春分三候,各地在春播中加快落實耕地保護制度,反對“非農化”“非糧化”“非食物化”,讓每一寸耕地實至名歸。


      保耕地,多少“田長”任上忙


      黑龍江省海倫市海北鎮長安村黨支部書記杜振濤有了一個新頭銜:田長。


      今年,黑龍江省全面推行“田長制”,建立省、市、縣、鄉、村和網格、戶“5+2”七級田長的責任分工體系,確保黑土地數量不減、質量提升。作為長安村黨支部書記,杜振濤成了全村2萬多畝耕地的村級田長。


      3月1日,《黑龍江省黑土地保護利用條例》正式實施。長安村的田邊,“田長制”宣傳語格外醒目:對遏制耕地“非農化”、打擊盜采黑土、秸稈還田等制度措施進行廣泛宣傳,是眼下重要工作之一。“堅持秸稈還田,給黑土地補充營養,過一段時間就要開始播種,確保在合適時機高質量地完成播種。”杜振濤說。


      2021年4月,自然資源部下發通知,明確各地要推動建立“田長制”,實行以村、組為基礎,縣、鄉、村聯動全覆蓋的耕地保護網格化監管。


      今年,河北省將全面建立“田長制”,6月底前全省所有縣(市、區)完成“田長制”建立;湖南省要求所有市州和縣市區出臺“田長制”實施文件,形成網格化、全覆蓋的耕地保護組織體系和責任體系。


      農田就是農田,而且是良田


      “別看這飛機個頭小,噴灑農藥作業可是個好幫手。”在河北省邢臺市南和區郝橋鎮西高村種植基地,種糧大戶李獻輝正操作無人機為小麥噴灑農藥。以前打藥要10多個人10多天時間打完,現在2天就能完成800多畝地的噴灑工作,噴灑得更均勻。


      李獻輝流轉了800多畝土地,全部種植優質強筋小麥。采用無人機噴藥,至少可以節約30%的農藥、90%的用水量,還能有效減少農藥殘留,減輕土壤、水源污染。


      近年來,河北省邢臺市南和區堅持主糧生產,大力建設高標準農田,積極培育壯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推動農業種植規模化發展。這個區的金沙河農作物種植專業合作社已在當地流轉3萬余畝土地,并對流轉來的土地進行土質檢測,因地施肥進行土壤結構改良,提高基礎地力,逐漸將流轉來的土地改造為綠色高產農田。目前全區已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34.9萬畝。


      陽春三月,在山東省禹城市張莊鎮黎濟寨村南邊,一塊成方連片生機盎然的麥田,很難讓人想到這里曾是80多畝鹽堿荒廢土地。


      作為最早試點“田長制”的省份之一,日前山東省自然資源廳、山東省財政廳聯合通報2021年度省級耕地保護激勵縣(市、區)評選結果。其中,德州禹城位列山東首位,獲得新增建設用地指標500畝、獎勵資金1500萬元。


      要保量,更要提質。真正讓耕地保護成效突出的縣(市、區)政治上“受表揚”,經濟上“得實惠”,發展上“有保障”,才能糧食上產量、耕地保數量、土壤提質量。


      大食物觀:米面油一樣不能少


      三月黃花分外香。湖北江陵縣,油菜花海一望無垠。江北農場的呂光明去年利用冬閑田擴種油菜100多畝,此刻油菜花開的正好,無人機盤旋在上空,噴藥施肥。


      作為農業大省,湖北是全國13個糧食主產區之一。在堅決保住“鐵飯碗田”的前提下,鼓勵農戶利用冬閑田種植油菜等作物。


      “國家扶持種植油菜,冬閑田種油菜每畝補貼150元。”呂光明說,加上播種、施肥、收割等環節機械化作業,成本下去了,收益上來了。“去年嘗試種100多畝油菜,今年4月份就可以收獲,冬閑幾個月利用起來了。”


      冬閑田變冬忙田。這是湖北積極調整種植結構、推動油菜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江陵縣2021年秋播完成油菜播種面積30.04萬畝,比2020年秋播油菜面積27.3萬畝增加2.74萬畝。


      百姓食物需求加快多樣化,在確保糧食供給同時,肉類、蔬菜、水果、水產品等各類食物缺了哪樣也不行,這就要求轉變觀念,樹立大農業觀、大食物觀。


      作為大豆主產區,近期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加大宣傳,引導農民擴種大豆。齊齊哈爾市農業農村局局長唐海波說,為全面落實穩糧擴豆要求,齊齊哈爾成立市、縣、鄉大豆擴種工作專班,將任務細化分解到15個縣(市、區)、123個鄉鎮、1207個行政村,今年全市大豆種植面積預計達1270萬畝,比去年增加近300萬畝。


      在不逾越耕地紅線和生態保護紅線的前提下,從耕地資源向整個自然資源拓展,努力擴大油料、糖料、蔬菜、水果以及牧草、青貯玉米種植。宜糧則糧、宜經則經、宜牧則牧、宜漁則漁、宜林則林,保障肉類、蔬菜、水果、水產品等各類食物有效供給。


      萬物土中生,耕地是種莊稼的。在充滿希望的春天,每一寸耕地都實至名歸。(記者 王立彬、王建、趙鴻宇、葉婧、侯文坤、周楠)


      轉自:新華社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我國進一步明確耕地占補平衡的嚴格機制

      為加強耕地保護,國土資源部、農業部、中央農辦27日進一步明確了耕地占補平衡工作從嚴管控的機制,并強調地方黨委、政府的耕地保護第一責任。
      2017-04-06
    • 我國將建4億畝到6億畝高標準農田:補充耕地要“算大賬”

      國土資源部、農業部、中央農辦近日明確,將采取“算大賬”的辦法,把土地整治和高標準農田建設、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等的新增優質耕地,統籌用于補充耕地。
      2017-04-19
    • 我國耕地輪作休耕試點面積達1200萬畝

      我國耕地輪作休耕試點面積達1200萬畝

      農業部日前在北京召開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推進落實會。會議透露,經過兩年的探索,我國已構建了耕地輪作休耕收益補償的政策框架。目前,耕地輪作休耕試點面積達1200萬畝,涉及黑龍江、河北、湖南等9個省份的192個縣(市)。
      2017-12-18
    • 我國優等耕地主要分布在鄂湘粵三省

      我國優等耕地主要分布在鄂湘粵三省

      全國耕地質量最新評價成果顯示,我國耕地質量總體偏低,優、高等地不足三成,中、低等地超過七成,珍貴的優等耕地主要分布在湖北、湖南、廣東三省。
      2017-12-27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