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糧食供給有保證,中國飯碗成色更足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2-10-27





      2017年~2020年,我國全面提升1500多個糧食質檢機構功能,5萬噸以上產糧縣監測覆蓋面提高到60%,直接帶動增加優質糧食超過5000多萬噸。


      這是記者日前從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獲悉的。近年來,我國全面加強糧食生產、儲備、流通能力建設,涵蓋應急儲運、加工、配送、供應各環節的糧食應急保障體系已初步形成,經受住了疫情防控、災害應對等大戰大考的現實檢驗。同時,深入推進優質糧食工程,使得我國優質糧食供給不斷增加,中國飯碗成色更足。


      四級糧食應急體系基本建立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有關負責人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基本建立了國家、省、市、縣四級糧食應急預案體系。截至2021年末,在應急保障企業數量方面,全國共有糧食應急加工企業6000家,應急供應網點52983個,應急儲運企業4199家,糧食應急配送中心3047家,較2020年末分別增加552家、9410個、458家、270家。


      此外,2021年,經過嚴格標準和審核程序,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選定中糧集團等68家企業作為第一批國家級糧食應急保障企業,指導其承擔糧食應急保障任務,有效發揮應急保障作用。2022年,選定中國郵政集團等51家企業作為第二批國家級糧食應急保障企業,進一步壯大國家級糧食應急保障隊伍。


      在應急加工能力方面,全國6000家糧食應急加工企業的糧油應急日加工能力達到147萬噸,其中小麥、稻谷、雜糧、油脂精煉日加工能力分別達到61萬噸、69萬噸、4萬噸、13萬噸,可滿足全國人民2天需要。


      在應急供應能力方面,全國52983個應急供應網點日供應能力達到160萬噸,其中面粉、大米、雜糧、食用油的日供應能力分別達到37萬噸、90萬噸、13萬噸、20萬噸,足夠在緊急情況下為群眾提供堅實的糧食供應。


      在應急配送能力方面,糧食應急配送中心覆蓋面進一步擴大,糧食應急物流網絡持續完善,糧食應急物流配送方式不斷創新,城市、社區、城際、農村配送有效銜接進一步加強。逐步形成由都市區“1小時”、周邊城市“3小時”、城市群“5小時”構成的“全國糧食135應急保障圈”。


      該負責人表示,目前,我國原糧儲備充足,口糧比例保持較高水平,守底線、穩預期的能力不斷增強,保供穩價的物質基礎扎實。成品糧保障水平不斷提高,目前36個大中城市主城區及市場易波動地區成品糧油庫存保障能力都在15天以上。另有部分省區結合應對疫情保供穩市經驗,要求所有地級市均建立10至15天或以上的成品糧儲備。


      糧食產業加快高質量發展


      在糧食應急保障能力不斷提升的背景下,我國也深入推進優質糧食工程,加快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中央財政累計安排資金近215億元,帶動投資600多億元,“四兩撥千斤”撬動作用明顯,建成糧食產后服務中心5400多個,實現產糧大縣全覆蓋。


      2017年,財政部、原國家糧食局共同啟動實施優質糧食工程,支持各地開展糧食產后服務體系、質量安全檢驗監測體系建設和“中國好糧油”行動3個子項。


      2018年以來,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立足自身職能,以定點幫扶的安徽省阜南縣為突破口,推動“示范種植—規模化種植—就地加工轉化”三步走,逐步實現全鏈條產業融合發展,培育了保障糧食安全、加快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助力鄉村振興的“阜南樣板”。截至目前,“阜南樣板”已推廣復制到全國323個縣,發展優質糧食訂單超1000萬畝,帶動小農戶190多萬戶、農民合作社3400多家,有效實現助農增收。


      2021年,財政部、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聯合印發《關于深入推進“優質糧食工程”的意見》,啟動新一輪優質糧食工程,支持各地開展糧食綠色倉儲、品種品質品牌、質量追溯、機械裝備、應急保障能力、節約減損健康消費提升等“六大提升行動”,并配套出臺“六大提升行動”的方案。


      此后,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多次組織召開深入推進優質糧食工程全國調度會,督促指導各地落實意見精神,加快制定實施方案,落實項目資金,推進項目落地實施。截至目前,各省(區、市)已完成實施方案編制,大部分省份已完成資金落實。


      轉自:工人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國家科技獎3項授予

      國家科技獎3項授予"水稻科學家"百姓飯碗將發生哪些革命

      用不到世界8%的耕地養活世界20%左右的人口,糧食安全始終是中國農業發展的主題。水稻育種技術的多項突破,不僅使水稻產量持續提高、種植地域大大擴展,更迎來稻米“量身定制”時代。
      2018-01-12
    • 從夏收夏種看端穩“中國飯碗”

      從夏收夏種看端穩“中國飯碗”

      今年全省夏播糧食意向面積6142.5萬畝,比上年擴大3.2萬畝,待雙季晚稻播栽完成后,結合春播糧食落實面積,在夏糧再奪豐收、面積較上年增加的基礎上,全年糧食播種面積預計超額完成國家下達安徽省10945萬畝的任務。
      2021-07-15
    • 糧食穩增產 飯碗端得牢

      糧食穩增產 飯碗端得牢

      2021年,全區夏糧再獲豐收,小麥生產呈現面積、總產、單產三增的良好形勢,全區糧食生產特別是小麥生產基礎更牢、質量更優,充分展示了新疆確保糧食安全的自信與底氣,也為“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奠定了基礎。
      2021-09-24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