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糧農組織發布《2022年糧食及農業狀況》報告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2-11-18





      近日,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以下簡稱“糧農組織”)發布《2022年糧食及農業狀況》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主題為“運用農業自動化推動農業糧食體系轉型”,對過去幾十年來農業自動化的發展歷程進行系統梳理,探討如何通過農業自動化推動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并就增大效益、減少風險提出若干政策建議。


      21世紀起,人工智能機器人逐步運用到農業領域。報告顯示,過去使用大規模重型機械的做法或與環境可持續發展背道而馳,而近年來農業自動化的一些新進展,如精準農業和小規模設備的采用,則更有利于改善環境可持續性,增強抵御氣候等沖擊的韌性。


      報告指出,農業自動化的潛在效益是多方面的,這將有助于實現若干可持續發展目標:推動農業糧食體系轉型,增強農業糧食體系的效率、生產率、韌性、可持續性和包容性;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和利潤率,改善農業工人的工作條件,在農村地區創造對青年有吸引力的新創業機會;減少糧食損失,改進產品質量和安全;加強環境可持續性和氣候變化適應性。


      和所有技術變革一樣,農業自動化將重塑農業糧食體系。如果技術普及程度不均衡,尤其是在小規模生產者以及青年和婦女等群體無法獲取技術的情況下,不平等問題將進一步惡化。報告建議,應降低技術采納門檻,確保各種規模的農業生產者都能獲取自動化解決方案。


      報告指出,“自動化會導致失業”這一擔憂從未被驗證。低技能勞動力需求可能會縮減,對高技能勞動力的需求會增加;自動化會減少薪酬較低的季節性農場就業,但會刺激上下游行業增加薪酬高的非季節性就業機會。農業自動化是社會結構轉型的一部分,農業工人得以進入工業和服務業等其他利潤更高的行業。(記者 姚媛)


      轉自:農民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今年糧食面積穩中略減種植結構繼續調優

      今年糧食面積穩中略減種植結構繼續調優

      “春分”已至,正當農忙。農業部20日預計,今年糧食面積穩中略減。其中稻谷、小麥等口糧品種面積保持穩定,籽粒玉米繼續調減。
      2017-03-21
    • 農業升級才是對糧食安全最好的保護

      近日,國務院印發《關于建立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的指導意見》,將10 58億畝土地以“農業生產”的名義圈了起來。按照國務院的規劃,前述的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要在3年內完成建檔立卡、上圖...
      2017-04-12
    • 國務院決定在安徽等糧食主產省試點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4月26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進一步推進“多證合一”和削減工商登記前置審批,持續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激發市場活力;部署對大氣重污染成因和治理開展集中攻關,以生態改善提高人民生活質量;決定在糧...
      2017-04-28
    • 中國糧食行業協會實施質量品牌提升工程

      近日,中國糧食行業協會印發《推進糧食行業質量品牌提升工程實施意見(試行)》(以下簡稱《意見》)。強化企業質量主體責任。
      2017-05-18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