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單體最大的農業企業研發園——大北農鳳凰國際創新園日前在北京開業,此舉反映我國農業頭部企業響應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的號召,正務實布局和推進農業科技發展。業界認為,農業強國道路上需要大企業精準和具有示范效應的科研投入,不僅推動區域農業水平發展,也有望吸引世界前沿水平合作。
日前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強調,要緊盯世界農業科技前沿,大力提升我國農業科技水平,加快實現高水平農業科技自立自強。農業農村部黨組成員、中國農業科學院院長吳孔明日前也表示,為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應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促進科技與產業深度融合。
為響應國家提高農業科技水平的要求,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成為重要舉措。
大北農國際集團董事局主席邵根伙表示,將致力把創新園打造成為我國農業科技創新“硅谷”、世界農業科技創新高地、世界生命科技創新策源地。據他表示,創新園投資價值80億元,占地近100畝,建筑面積近20萬平方米,可容納研發人員6000人,是目前全球單體最大的農業企業研發園,最綜合的農業科技企業創新園。
數據顯示,2015年至2021年,大北農研發費用投入從5.04億元上升至6.13億元,高強度研發投入保證了公司產品的高市場競爭力。
另外,據大北農介紹,公司已獲得12個轉基因抗蟲、耐除草劑玉米生產應用安全證書和3個轉基因耐除草劑大豆生產應用安全證書。在生物技術專利上,公司轉基因抗蟲耐除草劑玉米和大豆產品,已通過ETS和ISO9000雙重認證,累計獲得國內發明專利99件,國際發明專利37件。2022年上半年,種子業務收入占大北農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為1.35%,種子銷售數量為867.13萬公斤,同比增長16.8%;銷售收入為1.81億元,同比增長3.0%。
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德發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像類似大型創新園的落成,會對我國農業高質量發展起到引領作用。“因為大北農集團這些年來在科技創新方面,特別是農業科技創新方面,投入很多,成績斐然,創新園作為具有匯聚作用的平臺將能引領區域產業發展。”
他還說,類似的創新園為未來進一步開展農業科技國際合作創造了契機,期待未來逐步能形成合作模式,以我國為主導研發出國際先進水平的成果。(記者 閆磊)
轉自:經濟參考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