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禮物到生活:鮮花里的“浪漫經濟”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3-02-21





      取花、打包、裝箱……蔡付坤是云南順豐速運有限公司的一名鮮花寄遞員,近期,他每天都忙到凌晨,確保鮮花能發送出去。2月1日以來,云南順豐速運有限公司鮮花日承運量超過11萬票。


      近期,鮮花市場火熱。1月24日至2月8日,昆明國際花拍中心交易量達5642萬枝,同比上漲近40%。


      “過去鮮花是禮物,現在鮮花是生活”


      在北京二十四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花店,擺放著五顏六色的鮮花,店員忙著打包花束。“這些是‘云花’產品。”負責人陳林說,公司過去以銷售進口花為主,到云南考察后,便把“云花”作為穩定的貨源。花店近期每天的銷售額在5萬元至10萬元,已經高于疫情前同期的銷售額。


      鮮花銷售增長的背后是鮮花供給越來越充足,以及老百姓消費能力的提升和對浪漫生活的追求。從業30多年的楊玉勇說,以前花店非常少,鮮花價格很高,買花是一種“奢侈”,而現在買花已經成為很多人的日常消費了。


      “以前都是過生日時會收到鮮花或者買花送人,現在很多平臺都有鮮花,品種多,價格也便宜,有時候買菜的時候就順手買上一把,現在家里一年四季鮮花不斷。”北京的宋女士說,“過去鮮花是禮物,現在鮮花是生活。”


      云南省農科院花卉研究所所長李紳崇說,隨著以云南為代表的鮮花產區發展,鮮花供給數量和品質都得到提升,消費場景在發生變化。


      “家庭用花已成鮮花消費的趨勢。”中國花卉協會零售業分會副會長飛雪梅表示,隨著“浪漫經濟”的發展,消費者對優質鮮花需求量逐年上升,對花型、花香、花色等需求更加具體,“新奇特”的鮮花產品受到歡迎。


      “浪漫搬運工”助力鮮花新鮮抵達


      云南昆明斗南花卉市場近期日均批發量近3000萬枝。這些鮮花如何快速到達消費者手中?


      “我們用時間換品質。”云南順豐速運有限公司鮮花運輸保障負責人楊景磊說,鮮花運輸對溫度和時效有著較高要求,過去物流體系不完善,鮮花損耗很大。為提升鮮花寄遞的服務保障能力,公司成立鮮花運輸保障組,投入全貨機、冷鏈車,打造“航空+高鐵+冷鏈”的運輸模式,鮮花從花田到客戶手中最快24小時內就能送達。


      “品質不受損,浪漫不打折。”來自昆明市的“花二代”韓天星跟隨母親在鮮花行業打拼了近30年,他說,正是因為冷鏈和航空物流的便捷,才保障了每天上千件鮮花準時送達。


      “采后處理對鮮花品質也很重要。”飛雪梅說,經過探索,云南鮮花行業已形成標準化的采后處理模式:預冷、包裝、冷藏,處理后的鮮花品質更加穩定。同時,一些企業研制的保鮮劑讓鮮花的瓶插期得到延長,使鮮花的浪漫更持久。


      “浪漫制造者”打造“花漾”鄉村振興路


      在60歲那年,一直與傳統農作物打交道的董興龍第一次接觸鮮花種植,讓他成為一名鄉村“浪漫制造者”。


      董興龍家在云南省姚安縣官屯鎮官屯社區,過去多種植玉米、蔬菜等作物。5年前,當地政府多方考察后決定推廣鮮花種植。作為社區黨員戶,他第一時間申請加入鮮花種植,帶頭種植洋桔梗,跑市場、學技術,逐漸探索出種植經驗。


      目前,當地已建立“村集體+企業+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并從分紅、務工、技能培訓等方面讓群眾深度參與鮮花產業。去年,鮮花產業給官屯社區集體經濟增收150萬元。


      鎮里一些年輕人也成了“浪漫制造者”。36歲的孫婭就是其中之一,2021年她到花企工作后,覺得產業前景廣闊,嘗試種了3畝玫瑰,很受市場歡迎。


      “鮮花出去了,游客進來了,鮮花成了聚人氣的產業。”孫婭說,在春節期間,鮮花基地成了觀光打卡點,到花田賞花、買花成了一種浪漫體驗項目。


      據了解,云南2022年為消費者提供了超過170億枝鮮花。“‘花漾’鄉村振興道路正在鋪就。”云南省農業農村廳綠色食品處副處長張昉說,云南強化了花卉產業集群建設,因地制宜推動鄉村鮮花產業發展,助力鄉村振興。目前,云南14萬余戶花農年收入超過70億元,他們在為消費者制造浪漫的同時,腰包也鼓了起來。(記者楊靜)


      轉自:新華每日電訊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