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首屆國際香菇產業創新博覽會在山東省淄博市舉辦。本次博覽會由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中國菌物學會、上海市農業科學院、山東省農業科學院共同主辦,主題是“開啟香菇全球化新時代”。農業農村部、商務部、海關總署及有關省市和部門領導,中國工程院、中國農科院等科研機構相關專家學者,以及來自全國各地和美國、日本、韓國、意大利等國家知名學者和產業界代表3000多人參加。
原農業部常務副部長尹成杰認為,食用菌產業是重要的特色農業產業。充分發揮資源優勢,積極發展食用菌產業,對促進鄉村全面振興、增加農民收入和滿足消費需求具有重要意義。面對食用菌產業發展市場競爭和薄弱環節,應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導,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科技創新為支持,促進食用菌產業高質量發展,不斷提高我國食用菌產業現代化水平。要從各地實際出發,以問題為導向,采取有效措施,促進特色農業、食用菌產業向綠色、優質、高效、循環、低碳轉型,提高食用菌產業質量。
商務部原副部長房愛卿認為,香菇等食用菌作為有經濟價值的微生物,是優質蛋白質的提供者,不僅豐富了老百姓的“菜籃子”,也為提高人們健康福祉作出積極貢獻。2021年我國香菇產量1255.4萬噸,人均占有量僅有0.025公斤/天,遠低于發達國家。香菇年出口額僅近10億美元,發展潛力巨大。近年來香菇產業出現了標準化、數字化、智能化的趨勢,技術創新、產品創新、模式創新加快推進,進一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強比較優勢,有利于開拓國內外市場。
中國工程院院士李玉認為,我國食用菌栽培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近年來發展速度和質量明顯加快。隨著中國香菇在國際市場的需求增大,“國內發菌、國外出菇、鮮菇就地上市”的新型商業模式悄然興起。這種模式把簡單的香菇初級產品出口,轉型升級為香菇全產業鏈模式輸出,即菌種、技術、設備、管理、資金、文化的全套輸出,具有縮短通關時間、降低流通成本、實現國內外經銷一體化等優勢,從而提升我國香菇產業核心競爭力。要在“植物、動物、菌物”三物循環生產發展理念指引下,推動香菇產業轉型升級,實現中國香菇產業綠色、生態、高質量發展。
國內知名食用菌企業山東七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蘇耜同認為,當前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農業及食品企業應積極參與構建新發展格局,持續優化產業鏈,加強國內外雙循環的良性互動。七河生物提出“五個100工程”,即計劃在國內建設100個香菇產業基地,帶動100萬農民致富,在國外產業基地拓展到100個國家,銷售收入達到100億元,打造百年企業,為推進我國食用菌產業國際化發展作出新貢獻。
據悉,會議期間還舉辦了“一帶一路”香菇裝備先行等專題論壇,會上發布了2022中國香菇區域品牌價值榜單。(楊久棟)
轉自:農民日報·中國農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