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扛穩糧食安全重任 湖南多面發力確保選好種、育好種、種好糧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3-09-13





      作為糧食生產大省的湖南,如何扛穩糧食安全生產重任,今年秋糧還面臨怎樣的壓力和挑戰,又有哪些應對措施?記者跟隨湖南省農業農村廳一起進行了走訪調研。


      總臺記者 李艷君:今年湖南水稻種植的整體情況如何?


      湖南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 龔昕:早稻已經豐收到手了,今年湖南早稻的完成播種面積是1807.2萬畝,實現總產743.2萬噸,都是居全國第一位。目前已經完成了中稻種植2222萬畝,晚稻已經完成了1907萬畝的栽插。


      總臺記者 李艷君:今年扛穩糧食安全責任面臨哪些壓力和挑戰?


      湖南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 龔昕:目前比較大的壓力主要還是干旱和病蟲害的問題,湖南主要還是在提高單產、減少災損、強化基礎設施方面(來做文章)。我們遴選了48個科研團隊,創辦了一批稻稻油、稻再油、大豆玉米復合種植示范片,輻射帶動全省大面積的均衡增產。同時抓好耕地的非農化、非糧化和拋荒治理,指導各地切實做好抗旱、保灌、搶險、救災等方面的工作。


      總臺記者 李艷君:湖南提出來要打造農機高地,現在是怎么樣規范引導社會化服務、整合農機提高農業生產效率的?


      湖南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 龔昕:湖南是一個典型的丘陵山區省份,近幾年,通過創新研發出了41款適合湖南丘陵山區地形地貌和農業生產特點的特色農機具。去年為止,農機社會化服務的覆蓋率已經超過了50%,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農業生產“無機可用”的難題,再解決“無好機用”“有機不好用”的問題。


      總臺記者 李艷君:這一年又一年的豐收都是從種子開始的,種子安全了糧食才能夠安全。如何提升種業水平,確保一年又一年的豐收?


      湖南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 龔昕:湖南是雜交水稻發源地,也是雜交水稻的制種大省。目前在著力建設以岳麓山實驗室為代表的一大批種業創新基地,選育出更多高品質的品種資源,目前湖南制種的面積一直穩定在40萬畝左右,每年生產的雜交水稻種子在8000萬公斤左右,(同時)建立健全種子質量檢測監管體系。選好種、育好種、種好糧,為全國的種業建設貢獻力量。


      轉自:央視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