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寬早優+N” 植棉模式讓棉花綠色增效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3-09-15





      近日,棉花綠色高產高效技術集成暨“寬早優+N”綜合技術現場觀摩會在新疆阿克蘇地區溫宿青年農場召開。經過專家對阿克蘇市空臺里克農場650畝和溫宿縣青年農場158畝“寬早優+N”綜合植棉技術高產示范田及其相鄰“矮密早”地塊現場測產,“寬早優+N”示范田塊較“矮密早”對照田塊增產約10%。


      “寬早優”植棉技術是由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簡稱中棉所)棉花綠色增產增效創新團隊和中國農業科學院西部農業研究中心高品質棉生產模式與技術創新團隊聯合新疆相關科研力量,經過10余年潛心研究,適用于西北內陸棉區中高產地塊的植棉模式。


      阿克蘇地區農技推廣中心推廣站主任戴路介紹說,近幾年的示范推廣發現,“寬早優”植棉技術較“矮密早”植棉模式優勢明顯,收益提升,越來越多的棉農愿意采用該技術。棉花栽培專家宋美珍指出,“寬早優”植棉模式是在繼承、創新和發展傳統“矮密早”植棉技術的基礎上,提出的機采棉栽培新模式,具有“四大優勢”,即“增溫增光、減肥減藥、增產增效、綠色提質”。


      示范地負責人張金海分享了“寬早優”植棉技術的種植體驗:“寬早優”植棉技術降低了田間植株密度,使棉花個體優勢更好地表現了出來,與“矮密早”植棉模式相比,單株結鈴數由原來的7-8個增加到了11-12個,同時便于管理。


      中棉所副所長、棉花綠色增產增效團隊首席張西嶺介紹,“寬早優+N”綜合技術是“寬早優”植棉模式與棉花品種、綠色防控技術、全生物降解膜等系列植棉技術的有機結合,是新疆棉花高質量發展打出的一套組合拳,希望“寬早優+N”綜合技術能更好服務棉農,服務新疆棉花產業。


      阿克蘇地區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種業發展中心黨支部書記賀建表示,“寬早優+N”綜合技術是一項創新性的工作,相關專家花費了大量時間和精力進行了很多基礎性的研究,通過將模式、品種、化控等有機結合,提高了棉花產量與品質,將進一步提高棉農的植棉效益。


      中棉所副所長馬雄風表示,近十多年來,“寬早優”植棉技術在新疆推廣面積逐年擴大,希望“寬早優+N”綜合技術越來越完善,在棉花提質、增產、節水等方面發揮更大作用。據介紹,為實現“寬早優”植棉模式“良種+良法”配套,共同提升新疆棉花高質量發展,“寬早優”棉花研究推廣中心在新疆中棉種業有限公司成立。截至目前,“寬早優”植棉技術已累計示范推廣4117萬畝,新增植棉效益224.4億元。(李麗穎)


      轉自:農民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