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龍江大豆收獲超5600萬畝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3-10-16





      近日,在黑龍江省虎林市偉光鄉萬畝旱田示范帶核心區——太平村千畝大豆示范園區,大型收割機械在往來穿梭間完成收割、脫粒、轉運等,田間地頭呈現一派豐收的喜慶景象。據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農情調度,截至10月11日晚,黑龍江省農作物已收獲12678.35萬畝,其中大豆已收獲5667.87萬畝。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小小的種子,連著“國之大者”。在五大連池市廣民糧食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大豆繁育田內,合作社負責人王玉紅正在指揮著大機械收割成熟的大豆。“今年,我們合作社大豆良種繁育面積2.75萬畝,即將完成收獲。”今年,黑龍江省在穩定大豆生產過程中,加強良種研發培育,突出科技支撐,大力開展大豆單產提升行動。在優質品種區劃布局中,重點推廣畝產400斤以上的高產高油品種和畝產350斤以上的高產高蛋白品種。 


      良種配套良法,助力黑龍江大豆生產高產高效。綏化市北林區新華鄉黨委副書記李奇中介紹,今年新華鄉在大豆種植方面引進了許多先進的技術,尤其是大壟雙行種植技術。采用的1.1米大壟種植模式有效地增加了種植面積,每坰地至少多收1000斤大豆。今年,黑龍江省大力推廣應用大壟密植、壟三栽培等高產技術模式。在全省推廣大壟密植栽培技術面積近2100萬畝;推行大豆種子藥劑包衣措施,有效控制大豆苗期病蟲害。 


      手中有訂單,種地心不慌。綏化市北林區興福大豆科技示范園區負責人陸春鋒今年是第一次嘗試訂單種植大豆。“今年種植大豆1000畝,選擇的是‘綏農52號’品種,其品種蛋白含量高、抗病能力強,預計每坰地能收獲大豆6500斤。”陸春鋒穿行在田壟中,仔細查看著大豆的長勢。他在興福鎮政府的牽線搭橋下,與黑龍江農墾龍王食品公司簽訂了種植訂單。 


      “大豆收獲后公司將按照每斤高于市場價0.1元的價格收購。此外,通過與北大荒集團的墾地合作模式,讓大豆從種到收,全程托管,既省心又省力,效益也不錯。”陸春鋒說。 


      興福鎮鄉村振興發展服務中心主任李勝杰告訴記者,大豆種植前期就與企業達成大豆訂單意向,使大豆實現未產先銷,統一技術指導,統一訂單回收,統一加工銷售,促進農業增效、帶動農民增收,構建形成“產加銷”一體化新格局。訂單農業模式已經成了連接農戶、合作社、企業之間的紐帶。(劉偉林 岳海興)


      轉自:農民日報·中國農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