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全國秋糧收獲加緊進行,各地搶抓農時,確保糧食顆粒歸倉,秋冬種也有序展開。
金秋時節稻谷黃。安徽水稻收獲目前已過四成。在無為,當地全面推廣高效化、標準化、規范化種植,糧食單產不斷提高。
湖北4900多萬畝秋糧收獲已近八成。在主產區之一的宜城市,當地組成10多個工作隊,服務水稻機收作業,同時啟用200多臺(套)烘干機,以最快的時間顆粒歸倉。
重慶黔江區的高山水稻進入收獲期,一臺臺適宜山區作業的收割機穿梭在田間抓緊搶收。
重慶實施丘陵山區高標準農田改造工程,計劃到2027年,改造提升高標準農田1000萬畝。江西1400多萬畝中稻進入收獲高峰,收割已過八成,各地投入農機具40多萬臺確保秋糧應收盡收。山東秋糧也進入集中收獲期。在博興縣,55萬畝夏玉米喜獲豐收,當地采用玉米耐密品種,并推廣水肥精準調控技術,畝產增幅最高10%以上。
各地秋冬種也有序展開。新疆瑪納斯縣4.5萬畝冬小麥全面開播,在北五岔鎮千畝小麥種植基地,裝有北斗導航系統的精量播種機,按照事先設定的線路,播種、鋪設滴灌帶、覆土一次性完成,實現全程機械化。
河北秋收接近尾聲,麥田深松、播種等隨即展開,目前,全省已經完成冬小麥播種692.6萬畝,占計劃面積的二成。
轉自:央視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