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農業品牌精品培育名單發布--加快品牌精品培育 加速推進鄉村振興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3-10-25





      澄邁橋頭地瓜、三亞芒果、鹽池灘羊……近日,2023年農業品牌精品培育名單(下稱精品培育名單)發布,涵蓋糧油、果品、蔬菜、畜禽、水產等8個品類的69個農業品牌位列其中,名單自發布之日起有效期為4年。


      “很多初級農產品的市場獲利能力有限,雖然產品很有特色,但并不能被廣大消費者所熟知,因此農業品牌是向市場傳遞產品特色的重要載體,能幫助農產品提高市場競爭力和品牌價值。”江蘇商標品牌研究中心主任徐升權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商標品牌對于農業產業發展至關重要,對已經積累一定商譽的品牌開展精品培育計劃,有助于進一步促進相關產業升級。


      塑強公用品牌 形成產業集群


      2022年6月,為加快農業品牌打造,全面提升農業品牌競爭力、影響力、帶動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農業農村部辦公廳印發《農業品牌精品培育計劃(2022-2025年)》(下稱《培育計劃》)。《培育計劃》指出,到2025年,塑強一批品質過硬、特色鮮明、帶動力強、知名度美譽度消費忠誠度高的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培育推介一批產品優、信譽好、產業帶動作用明顯、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品牌和優質特色農產品品牌。


      “精品培育名單的發布正是對《培育計劃》的有效落實。精品培育名單中的品牌大部分是單品類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目前已在一定區域內形成了重要或支柱性農業產業集群。對這些品牌進行精品化發展,將對其他農業品牌起到積極的示范效應。”浙江永續農業品牌研究院執行院長李闖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以精品培育名單中的“三亞芒果”為例,海南省三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深入開展“三亞芒果”區域公用品牌建設和推廣,提升品牌知名度。在此基礎上,該品牌相關產業已發展為三亞市第一大熱帶水果產業,目前年產量65萬噸以上,年產值近60億元。


      同樣來自海南的“澄邁橋頭地瓜”也是擁有較高市場影響力的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澄邁縣自2009年就開始實施商標戰略和商標富農工程。“在商標品牌戰略的推動下,我們制定了'澄邁橋頭地瓜'品牌運營計劃,構建了發展體系,通過注冊商標、品牌策劃等方式塑造品牌形象。”澄邁縣市場監督管理局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澄邁橋頭地瓜產業已經成為澄邁縣重要支柱性產業。


      “鹽池灘羊”是從寧夏山溝溝里走向高端宴會的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近年來,我們建立了鹽池灘羊'區域公用品牌+企業品牌+商品品牌'的'三牌聯育'模式,形成了品牌聚集效應。”寧夏回族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廳(知識產權局)保護處副處長張欣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介紹。


      強化商標布局 規范品牌管理


      《培育計劃》要求,建立完善農業品牌保護協作機制,加強跨部門跨區域執法合作,嚴厲打擊冒牌套牌等侵權假冒和不正當競爭行為;加強區域公用品牌授權、管理和監督機制建設,推動區域公用品牌規范有序發展。


      2005年,第3334050號“鹽池灘羊”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獲準注冊;2011年,第7557503號“三亞芒果”地理標志集體商標獲準注冊;2018年,第24094519號“澄邁橋頭地瓜”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獲準注冊……從精品培育名單來看,諸多品牌都申請注冊了商標。


      “商標注冊是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孵化的第一步,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在獲得了地理標志保護后,還可以進一步申請注冊商標。”李闖表示,當然,一些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擁有了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或集體商標,依然不代表品牌培育工作已經完成。培育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不斷提升產品品質、擴大品牌知名度、拓展市場銷售渠道、增加品牌與消費者黏度等,這一系列工作需要各地商標主管部門、商標權利人、商標被許可人等主體共同參與,助力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培育和發展。


      為提升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的商標布局與管理,各地采取了相應舉措:澄邁縣成立了熱帶作物服務中心商標品牌指導站,積極為當地農產品品牌化發展賦能;寧夏采用“雙隨機、一公開”與專項檢查并行的方式,對當地經營主體使用“鹽池灘羊”注冊商標的行為進行全覆蓋檢查,并取得良好效果……


      “推動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發展還需重視商標的運用。”徐升權認為,地方商標主管部門應當指導和督促相關商標權利人加強商標品牌授權管理體系建設,探索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在消費促進、海外推廣及融資等領域的運用,助推提升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的品牌溢價率。(記者 姜同天)


      轉自:中國知識產權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