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機農藝融合耕播 復合套種高產高效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3-10-27





      近日,科技日報記者來到揚州大學與江蘇省睢寧縣共建的大豆玉米復合套種示范基地。只見田間的大豆玉米顆粒飽滿,呈現出一派喜人的豐收景象。


      睢寧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李振宏告訴記者,今年,睢寧大豆玉米復合套種面積為5.9萬畝,預計玉米產量畝產將達1100斤、大豆達200斤,可提高效益20%以上。


      揚州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教授張瑞宏介紹,大豆玉米復合套種是減少大豆進口依賴,確保我國糧食安全的重要措施。由于大豆和玉米的生物親和性,套種較之單純種大豆和單純種玉米,可以獲得較高的產出。但從實際推廣來看,也存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由于大豆玉米套種的品種、農藝技術、農機技術跟不上和不配套,導致遠不能實現復合套種應有的效益。”睢寧縣李集鎮農機推廣中心主任孫永遠說。


      睢寧縣是揚州大學的產學研合作示范基地。去年以來,中國工程院院士、揚州大學教授張洪程的農藝團隊和張瑞宏的農機團隊,以大豆玉米復合套種的問題與需求為導向,與睢寧縣農業農村局聯合組織技術攻關。“經過一年的不懈努力,我們的研究取得了顯著的效果,并得到了當地種植農戶的高度贊譽。”張瑞宏說。


      “以前我們種植大豆玉米采用免耕直播法,免耕致使板茬地凹凸不平,殺除草種效果差,草害嚴重,也嚴重影響了玉米大豆的生長。”李振宏介紹,九道工序耕播機采用雙旋深耕雙鎮壓技術,包括耕播施肥、雙軸深耕滅茬、開墑溝等在內的九道工序一次作業,耕后土細田平,殺除草種的效果顯著。此外,采用雙旋深耕的秸稈還田質量高,為培育壯苗提供了強有力的保證。


      李振宏認為,該耕播技術還有個突出優點,即可每2.5米開一條排水溝,有效解決了黃淮地區夏季遇到大雨時的排水問題,保障了玉米大豆復合種植的高產穩產。


      “這項技術在玉米大豆套種應用上剛起步。我們團隊力求把九道工序技術的基本原理應用到大豆玉米套種上。”張瑞宏說。為探索新的高產高效種植模式,團隊在原有基礎上創新了輥槽式旋轉鎮壓機構、拋土滑草帖刀跟進施肥機構等,成功解決了九道工序一次性作業在大豆玉米復合套種上的應用難題。


      “目前,我們已實現了玉米大豆的一次性同播、嚴格控制種子播深的三維定位播種、把肥料施到種子下方4—6厘米的三維定位施肥,取得了玉米大豆套種一次性高質量完成所有耕播任務的重大技術突破。”張洪程表示。(記者 夏凡 通訊員 金亦富)


      轉自:科技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