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發布《通知》,要求全系統全力保障“三秋”生產,做好秋冬種農資供應和化肥儲備。
秋冬種事關明年糧食生產開局。《通知》要求,各級供銷合作社要加大農資生產調運力度,加強農資經營網絡體系建設,提升網絡覆蓋面和終端配送能力;推進“綠色農資”升級行動,強化測土配方、統防統治、農機作業等服務功能,發揮好農資流通主渠道作用,確保在關鍵時刻供得上、供得好。
按照統一部署,全國最大的農資流通企業——中國供銷集團所屬中國農業生產資料集團有限公司從本月下旬開啟化肥冬儲,目前已在全國糧食主產區和化肥集散地設立400多個儲備庫點,全力以赴備足、備好秋冬種和明年的春耕用肥。
中國農業生產資料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王新龍:目前,所有倉庫都在積極進行冬儲備貨,預計將收儲化肥近400萬噸。同時,分布在全國的120多家服務中心和2萬多個經銷服務網點農資備貨充足。
優化服務促生產 保障農民用肥需求
在做好儲備的同時,各地推出多項便民措施,盡量在農忙時節讓農民“不跑腿、少跑腿”,確保農資供應和社會化服務。
在河南衛輝,今年首次引進了北斗導航智能精播機,這個“新農具”成為農戶搶種小麥的好幫手,當地農業、供銷、交通運輸等多部門還組成了三秋生產服務專班。
河南省衛輝市農技推廣站站長 劉廣亮:根據今年氣溫略高、土壤有局部板結現象,選用新型微生物肥料。這種肥料的有機質占比10%,每克肥料含有1億菌種及土壤調節劑,既可以解決土壤板結問題,又做到精準施肥。
在山東德州武城,供銷社技術員走訪村鎮,第一時間為村民發放農業生產服務地圖,供應網點和服務電話明白上墻。在為老年人提供便利服務的同時,當地還開發小程序“農資優選平臺”,讓更多新型職業農民、年輕的致富帶頭人享受到優選優供、一站式配送的農資、農技服務。
山東省德州市武城縣供銷社理事會副主任 王強:我們供銷社采取這種方式主要為年齡大的、沒有上網條件的農戶提供方便,更能直觀地看到,需要哪些服務直接聯系,實現老百姓一個電話,把服務送到家。
作為我國農資流通的主渠道,全國供銷合作社系統通過遍布全國的4200多家農資經營企業、6萬多個莊稼醫院、超1.7萬個生產性為農服務中心,依托縣鄉村三級流通服務網絡,暢通農資供應服務“最后一公里”,有效保障農民用肥需求。
轉自:央視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