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標準農田是指在劃定的基本農田保護區范圍內,建成集中連片、設施配套、高產穩產、生態良好、抗災能力強、與現代農業生產和經營方式相適應的基本農田。
眼下,在山東、江西等地,正搶抓晴好天氣,組織人工、機械加緊推進建設“田成方、渠成網、路相通、溝相連、旱能灌、澇能排、產量高”的高標準農田。
在山東萊州的一片農田里,測繪人員正在利用專業設備測試地下水,為籌建高標準農田水利灌溉設施做準備。近年來,萊州市不斷加大灌溉排水、田塊整治、農田電網等高標準農田基礎設施工程的建設力度,截至目前已建成高標準農田77.2萬畝。
萊州市農業綜合開發服務中心主任 所世濤:通過高標準農田建設,農田基礎設施得到顯著改善,水土資源利用效率、耕地質量及土壤肥力得到顯著提高。
在江西新余市分宜縣的弓江村,當地組織十多臺工程機械正在對1494畝農田進行土地平整、灌溉、排水、田間道路等建設,力爭盡快將“小田”變成“大田”。
近年來,江西通過高標準農田建設持續改善耕地質量。截至目前,江西已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2914.11萬畝,占全省耕地面積的71.6%。
各地有序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
高標準農田建設是通過土地調整歸并,把小塊土地并為大塊,以此提升耕地質量和基礎地力。眼下,湖北、甘肅等地正利用冬閑時機,加緊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田間地頭機械聲轟鳴,一派繁忙景象。
在湖北黃岡市浠水縣,丁司垱鎮蘇家窯村的高標準農田建設現場,挖掘機正在開溝,工人們忙著進行鋪磚等工作。經過施工,一方方小田塊變成了平整的大田。而在清泉鎮駝背柳村,種植戶聶海平去年流轉的300多畝農田經過高標準建設后,今年已獲豐收。
近年來,當地通過高標準農田建設,完善了農田道路及溝渠,提升了耕地質量,強化了設施管護,解決了部分農田旱不能灌、澇不能排的局面。截至今年10月底,湖北省已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4600多萬畝,占現有耕地的六成以上。
截至11月初,甘肅省359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已建設完成313.26萬畝,占年度任務的87.26%。
這些天,在甘肅金昌市金川區寧遠堡鎮西坡村,抗旱應急蓄水池建設項目正在搶抓施工進度。今年入秋以來,金川區共建設18座應急抗旱蓄水池,與原有渠系、水系連通,提高地表水蓄豐濟枯、抗旱應急等能力。同時,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為5.86萬畝耕地配套安裝水肥一體化滴灌節水灌溉設施。
種植戶 劉林:我們通過這次平整土地,小塊變大塊,架設滴灌,使我們的地塊變大了、變平整了,有利于大規模的機械化生產,同時又能節省水資源、化肥、勞動力。
轉自:央視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