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上午,全國首個省級稻米油產業技術研究院在湖北隨縣正式掛牌成立。
米糠的用途,除了農民用來喂豬,你還知道哪些?“米糠是很好的稻米油生產原料,含油率高達18%至20%。稻米油富含谷維素,營養價值高,口感風味獨特。”中國糧油學會油脂分會會長、武漢輕工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何東平向現場人員科普。
如果將我國稻米加工70%的米糠資源用于榨油,出油率按15%至16%計算,每年約能產出150萬噸稻米油。按目前我國每年食用油的消費量計算,可提高3.5%的自給率,相當于900多萬噸國產大豆的產油量。
隨縣縣委、縣政府在湖北省糧油集團與武漢輕工大學合作的基礎上,整合本地優勢資源,依托湖北省現代農業有限公司組建湖北省稻米油產業技術研究院,同時組建湖北省稻米油產業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注冊資本金1000萬元。
“稻米油產業發展高度契合‘糧食安全’和‘健康中國’國家發展戰略,具有巨大的市場需求。此次稻米油產業技術研究院成立是學校推進產學研合作的重要成果之一,也是服務地方經濟、促進鄉村振興的具體行動。稻米油產業技術研究院的成立必將實現校企互惠雙贏,助力雙方高質量發展。”武漢輕工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侯永清說。
研究院將緊緊圍繞湖北省農業發展重大部署決策,實施產業技術創新,集中突破制約稻米油領域發展的關鍵技術并進行成果轉化,打造一批具有品牌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的優質特色農產品品牌,培養一支企業科技骨干隊伍,形成一個科研成果“即創即推、即推即轉”和產學研用深度結合的長效機制。
稻米油產業技術研究院院長、湖北現代農業副董事長姚凱介紹:“未來將打造一個集優質稻米油生產、技術研發、成果轉化、技術服務、高新企業孵化和人才培養為一體的農業科技創新與技術服務平臺,提高米糠綜合利用率,并提供稻米油產業技術支持和服務,助力全省稻米油產業高質量發展。”
湖北是油料大省,以占全國3.9%的耕地資源生產了全國9%的油料,為國家糧食和油料安全供給作出了湖北貢獻。湖北也是全國13個糧食主產省之一,水稻產業聞名全國。湖北地區2022年稻谷產量為1865.78萬噸,米糠約為150萬噸。
湖北省糧食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李碩表示,當前,湖北省正著力推進優質稻米產業鏈建設,湖北省稻米油產業研究院的成立,恰逢其時,不僅能有效延鏈補鏈強鏈,而且為國家增產優質食用油,提高我國食用油自給率,助力健康中國建設作出貢獻。省糧食局將積極支持研究院的科研創新和人才建設,推動打造高水平的創新團隊和重點實驗室,切實強化稻米產業的科技支撐。
轉自:湖北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