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11日,由全國農技中心主持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大病蟲害防控專項“農林草病蟲害數字化精準監測預警技術體系構建與應用”項目(以下簡稱項目)2023年度總結會在江蘇南京順利召開。會議總結了項目實施一年來的主要進展、討論了2024年主要研究方向,凝聚了各參加單位及項目骨干的共識,為項目推進和成果凝練打下基礎。
項目實施一年多來,在各單位的共同努力下,初步取得四大成果:一是初步構建了麥蚜、水稻螟蟲、馬鈴薯晚疫病等種類典型、指標豐富、因素關鍵、直擊難題的多源數據庫及其預測模型16個;二是逐項突破了二化螟、白粉病菌、檳榔黃化病等快速檢測、林草鼠害、豇豆薊馬等智能識別、小麥白粉病和紋枯病實時精準監測等3大類關鍵共性技術11項;三是逐步建立了一類名錄全覆蓋、體現精準數字化水平的監測預警標準化體系,申報/立項、制/修訂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22項;四是重構升級了設備數據應聯盡聯、預報預警及時高效的國家級信息平臺2個。在以上成果取得的同時,還存在數據庫和預測模型質量待驗證、技術的試驗示范評估不足、經費執行較慢等問題。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中國工程院院士康振生,中科院動物所研究員張潤志等6名項目咨詢專家對項目進展提出針對性建議。專家組認為,項目實施一年來取得豐碩成果值得肯定,但是為了回應本項目受到的廣泛關注,還需要在以下三個方面持續努力:一要加強項目創新成果凝練,需要對照項目指南和數字化精準監測預警的要求,明確項目技術進步的亮點與創新點;二要加快項目成果應用,需要用數據明確應用推廣效果,用實效獲得各方認可;三要加強課題內部合作協調,需要加強各課題研究內容的有效銜接和協同,尤其是監測預警關鍵共性技術的應用。
全國農技中心總農藝師王積軍、農業農村部科技發展中心項目一處處長熊煒、南京農業大學科研院院長周國棟出席會議并講話,項目10家參與單位的項目/課題負責人及項目骨干等50余人參加了此次會議。
轉自:中國農業農村信息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