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廩實,天下安。糧食安全一直是關系國計民生的頭等大事。2023年我國糧食產量再創新高,在糧食豐產的基礎上,做好糧食收購、實現顆粒歸倉,是事關種糧農民收益、糧食生產積極性、糧食市場平穩運行的重要工作。
,秋糧占全年糧食總量的3/4,涉及品種多、覆蓋地域廣、時間跨度長,是全年糧食收購工作的重中之重。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秋糧總體收購進度在六成左右,南方中晚秈稻收購已進入收尾階段,華北玉米和東北玉米、大豆、粳稻等這些品種的收購正在集中上量。主要秋糧品種供應充足,市場運行總體平穩。
農民好賣糧 糧源有保障
糧食收購和保供穩價密不可分。收購工作做好了,保供穩價就有糧源保障;糧食市場平穩運行,收購工作就有良好環境。
在江蘇某糧庫門口,本地種糧大戶付士海和糧庫工作人員核對了手機上“滿意蘇糧”應用程序的預約信息后,迅速進入到取樣階段,檢測、過磅稱重、卸貨……不到半天時間,原本滿滿當當的運糧車空了,付士海的“錢袋子”鼓了,“我早就在手機上查過了收購價格和糧庫倉容狀態,比起過去賣糧要用幾天的時間到處跑著問價找庫房,現在簡直太方便了。”
在全國秋糧收購中,像這樣能夠實時查詢收購價格、查看糧庫倉容情況、線上預約收購的智慧收糧應用程序已經在江蘇、黑龍江、吉林等多個省份投入使用,既方便了農民“指尖賣糧”,讓農民少跑腿、少排隊、快售糧,又能促進糧食企業與糧農精準對接,為秋糧收購有序推進提供助力。
不止如此,為最大限度保障種糧農民的利益,讓農民賣“明白糧”“放心糧”“舒心糧”,秋糧上市以來,國家引導多元主體積極入市,緊貼農民售糧需要,各地精心組織市場化收購和政策性收購,持續優化為農服務舉措。
吉林省多個糧食企業為賣糧農民提供代清理、代干燥、代儲存、代加工、代銷售服務,有些企業還與農戶進行點價交易;陜西黃龍、四川鹽亭通過訂單收購、建立利益共同體等方式,推動用糧企業與種糧農民有效銜接,方便農民好賣糧、賣好價;江蘇太倉、浙江嘉善對參與地方糧食儲備的農戶、合作社給予補貼獎勵……產銷合作越到位,流通鏈條越緊密,農民賣糧就越順暢。
對于糧農來說,除了賣糧方便,減少產后損失,賣出好價錢也同樣重要。
在當前收購階段,有的農戶基本把糧食全部售出,有的則留了三四成自行儲存擇機出售。如遇異常雨雪天氣或氣溫反復的情況容易有壞糧風險,因此為農戶做好糧食產后服務,關系到糧食顆粒歸倉和糧農收入。
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克東縣的一個糧食產后服務中心,從去年秋糧收購開始就一直在持續運行著,在這里,不僅可以將糧食的雜質清理干凈,還能烘干降水,減少糧食損失,提高糧食等級。
而像這樣的專業化糧食產后服務中心,目前全國已建成5500多家,基本實現了全國產糧大縣糧食產后服務全覆蓋,不僅增強了農民市場議價能力,也促進了糧食優質優價和減損降耗。
倉儲更安全 耕好“無形田”
目前我國主產區各類糧食企業累計收購秋糧超過1億噸。確保顆粒歸倉的同時,“盯好”每一粒糧食,做好歸倉后糧食倉儲保管工作也至關重要。
在湖北省儲備糧武漢儲備庫,24棟現代化糧倉一字排開。上百個溫度傳感器被深埋在糧堆之下,全天候監測糧堆的溫度,并將數據直接傳送到后臺。糧堆內還均勻分布著200個溫度傳感器,實時采集、分析并預警糧食的溫度和濕度。糧倉外,蟲害監測設備十分醒目,15個點位里預埋了探頭,可以實時監測糧倉里的蟲害情況。此外,糧食的進出庫管理嚴格,確保糧食的來源和去向清晰可追溯,保證了糧食的質量和安全。
技術賦能和更科學的管理方式,能夠有效減少在糧食儲存、運輸和加工等環節中的糧食損失,提高糧食利用率,增加糧食有效供給的“無形良田”,助力穩產保供。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全國糧食標準倉房完好倉容達到7億噸,實現低溫準低溫儲糧倉容1.8億噸,氣調儲糧倉容超4600萬噸。控溫、氣調、內環流、害蟲綜合防治等綠色儲糧技術應用比例不斷提高。農戶儲糧損失率降至2.9%,國有糧庫儲糧周期內綜合損耗率控制在1%以內。糧食倉儲管理規范化、精細化、綠色化、智能化水平穩步提升,正在由“安全儲糧、減損降耗”向“保質保鮮、綠色優儲”的高質量發展階段邁進。
織密監管網 穩購銷秩序
保證供給的同時,有序的市場離不開強有力的監管。
當前國內外形勢復雜多變。全球糧食供需相對寬松,地緣沖突加劇、極端天氣頻發等因素影響全球糧食安全,國際糧價存在大幅波動風險。國內糧食保供基礎扎實,但持續穩產增產難度增大,糧食供求中長期呈緊平衡態勢,生產向主產區集中,大范圍、長距離、快速調運供應的壓力增大。
對此,除了在供給端持續發力,穩定糧食市場購銷秩序、把好糧食監管保障關也非常重要。記者了解到,2023年我國糧食監管和儲備管理不斷強化,堅決查處涉糧違法違規案件,形成有力震懾。此外,中央儲備糧、最低收購價糧、所有省級儲備糧、29個省份的市縣級儲備糧已實現信息化全覆蓋,可進行信息化穿透式監管。運用糧食購銷數字化監管系統,探索建立常態化視頻查庫機制。有效發揮“12325”熱線“前哨”作用,維護好購銷市場秩序。
眼下春節將至,糧油市場購銷活躍。得益于秋糧收購進展整體順利,產銷銜接通暢,節前糧食庫存充足、供給充裕,價格基本穩定。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為做好重大節日糧油市場保供穩價工作,要加強產購儲加銷全鏈條協同保障,統籌推進糧源調度、加工、儲運、銷售等各環節工作,確保糧油市場供應充足。還要加強市場監測預警,適時發布糧食供求、價格、收購等數據信息,引導各類市場主體合理安排購銷活動。特別關注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對局部地區糧油市場和價格的影響,一旦出現市場異常波動,及時采取針對性措施,保障市場平穩運行。(高文 郭詩瑀 )
轉自:農民日報·中國農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