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全國春灌工作也已由南向北有序展開。截至目前,全國有近1300處大中型灌區已經展開春灌,全力保障春耕生產。
全國近1300座大中型灌區展開春灌
河南省南陽市是全國小麥生產大區。從去年入冬開始,市水利系統就調度全市517座水庫儲備水源,總蓄水量近12.3億立方米,較去年同期多三成。
截至目前,江西省314個大中型灌區已有135個開始灌溉,灌溉面積已累計500多萬畝。在江西省新余市分宜縣的西坑水庫灌區,工作人員正利用App實現灌區智能化巡檢,現在一天可以完成以前三、四天的工作量。用水期間,農民可以掃描各個分水口的用水二維碼,查看用水計劃和申報用水需求,灌區工作人員則可以遠程一鍵“自動開關水”。
新余市分宜縣鳳陽鎮種糧大戶鄒小毛對記者說,跟家里面的水龍頭一樣,打開水就來了,而且很節水,我種了2000多畝水稻,每年可以節約用水40萬噸。
針對今年江河來水和重點水庫蓄水多的有利形勢,各地在保障防洪安全的前提下,盡可能多地儲備水源,并結合蓄水量、種植結構、墑情等,進一步優化調整供水計劃,科學調度,精打細算用好每一方水。
水利部農村水利水電司灌溉節水處二級調研員張翔表示,目前,已有近1300處大中型灌區開灌,灌水量超過20億方,灌溉面積超過3300萬畝。
今年國債資金支持灌區項目近四成已開工
水利部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國債資金支持的1200處灌區建設項目近四成已開工,完成投資近8%。
預計新增恢復改善灌溉面積6000萬畝,為糧食生產提供穩定可靠的灌溉保障。
在河南省鄧州市引丹灌區,記者看到這里正在鋪設一條穿越高崗麥田的暗管,工程完工后,將解決灌區邊緣的灌溉用水問題。引丹灌區是南陽市最大的灌區,灌溉面積120萬畝。2021年開始續建配套與現代化改造以來,已建成兩座水庫,干分渠240多公里,以及多座提灌站和泵站。在今年的春灌中,這些重建、改建項目都已經正常發揮調節水量的作用。
南陽引丹灌區管理局副局長薛海濱表示,通過重建,今年2月底春灌以來,南陽引丹灌區共引水4100萬立方,灌溉冬小麥38萬畝,給灌區內1100多座坑塘補充了水源,為夏糧豐收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今年鄧州市冬小麥播種面積660萬畝,全市5個大中型灌區實施續建配套和現代化改造后,灌溉面積增加到150萬畝。而作為全國糧食主產區的河南,近年來,大中型灌區的灌溉面積不斷提升。
河南省水利廳農村水利水電處處長霍繼偉表示,2023年河南省共實施34個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和現代化改造項目,總投資16.65億元,目前已完成投資95%以上,新增恢復灌溉面積50.4萬畝,改善灌溉面積177萬畝。
2023年大中型灌區現代化改造項目 新增恢復改善灌溉面積超3500萬畝
此外,記者從水利部了解到,2023年實施的581處大中型灌區現代化改造項目目前已進入掃尾階段,建成后共新增恢復改善灌溉面積超過3500萬畝,將在今年春灌中發揮效益。
轉自:央視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