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化農機投用、“數字云”服務……“科技范兒”保障希望的田野穩產豐收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4-05-30





      作為全年糧食生產第一季的夏糧目前已經由南向北陸續開鐮。根據裝有北斗導航的26.8萬臺聯合收割機作業數據,我國常年夏糧小麥機收面積約3億畝,預計今年“三夏”投入各類農機具超過1650萬臺。


      在當地,智能化新型農機的使用率普遍提高,機收損失率降低到0.6%。收獲1000斤糧食最多只損失6斤,遠低于2%的國家標準。收割后的秸稈打捆利用,實現增收降本。


      在當地相關部門設立的服務站里還有阜南縣小麥分布圖,讓首次前來的農機手一個電話就能對接,節省時間,加快麥收進度。


      江蘇的小麥將在5月28日左右進入大面積機收。在江蘇省農業農村大數據指揮中心,“數字云”提供精準服務,涵蓋智慧種植、智慧農田等十大核心農業板塊,實現“云上”種植和管理。


      目前,江蘇全省已做好全面開鐮的準備。農業農村部門聯合交通運輸部門發放跨區作業證3.8萬張,調備農機具100萬臺(套),建設區域農業應急救災中心132個。


      央視網消息:當下,河南南部正緊抓農時,趁著天氣轉晴全力組織收割小麥。不少跨區農機手奔赴南陽、駐馬店等地區,當地設立了跨區接待服務站,為農機手們提供信息指引。


      總臺記者張芷旖在河南二廣高速鄧州新野站的跨區接待服務站采訪時發現,從山東、河北等北邊來的收割機將從這里進入到南陽、鄧州以及新野縣,開啟河南夏收的第一站。


      農機手郝小伶是今年第一次跨區到河南收麥子。由于對周邊鄉鎮的環境和收割需求不太清楚,她來到跨區接待服務站點尋求幫助。


      在“三夏”期間,當地開通了24小時服務專線和農機維修熱線,還專門組建了履帶式收割機機手群,便于機手們對接村鎮需求。一旦出現陰雨天氣,可以及時對成熟小麥進行搶收。


      河南鄧州市農業機械技術中心工作人員王育桂表示,哪里需要農機,需要幾臺設備,機手和鄉鎮負責人、農機局負責人、對方帶隊的農機局負責人都在群里面,便于協調。


      今年“三夏”期間,河南省農業農村、交通運輸部門聯合發放跨區作業證5.5萬張,計劃投入農機400萬臺。在河南全省的重點區域和主干道路口設置了400多個跨區機收接待服務站點,確保“三夏”工作有序開展。截至5月26日,河南已收獲小麥1399.9萬畝,約占全省種植面積的16.4%。


      轉自:央視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