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車輪大戰”搶時間 從穗頭到倉庫小麥“腳不沾地” 顆粒歸倉有底氣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4-05-31





      面對雨水的挑戰,2024年,阜南縣要求5天時間搶收完127萬畝小麥,如何來實現?


      在阜南縣麥收期間,當地聯合收割機的來源主要是70多家種植主體。“90后”新農人徐松松經營的合作社,2024年就組織了62臺聯合收割機參加搶收。僅他一家合作社,就能完成5萬畝小麥的收割任務。


      據了解,2024年阜南縣參加夏收的聯合收割機數量總量是3780臺,比2023年的4352臺減少了572臺,但麥收效率反而會略快一些。


      “農機指揮部”為麥收搶時間


      為了整體提高效率,當地農業部門把設在高速路口的“三夏”服務站變成了農機調度的指揮部。


      為了讓跨區作業機手來了就有活干,在阜南的高速收費站出口,當地農業部門專門設置了“三夏”跨區作業接待站。


      在這里,工作人員不僅是簡單記錄機手的相關信息,還會給他們介紹當地麥收進度,并協助制定作業線路。


      目前,阜南縣散戶種植的小地塊小麥已基本收割完畢,大地塊也將在兩天內全部收完。


      在安徽全省,目前,已建設綜合性農事服務中心852個、建立應急作業隊765個,全力保障小麥搶收。


      糧食烘干 小麥從穗頭到倉庫“腳不沾地”


      應對陰雨天氣,除了搶收、烘干設施也在發揮作用。安徽壽縣部分區域屬于瓦埠湖蓄洪區,2024年,當地一改小麥先“落地晾曬”后“落袋”的傳統模式,烘干設備可讓小麥“腳不沾地”完成收儲。


      在安徽壽縣安豐鎮種糧大戶張啟峰的麥田里,將近60臺各類農機正同時作業。2023年這個時候,為了趕在降雨前收割更多的麥子,張啟峰和農機手們一起干了整整一宿。


      上午10點多,天上烏云密布,眼看就要降雨,張啟峰卻不準備停止收割。同樣的地塊、同樣的作物和類似的天氣,張啟峰的選擇卻不一樣了。


      張啟峰介紹,2023年下半年,在國家專項惠農補貼的支持下,他建起了自己的糧食烘干塔,日烘干量可以達到500噸,這成了2024年應對陰雨天氣的最大底氣。


      轉自:央視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