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夏”時節農事忙 全國各地多措并舉守護“大國糧倉”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4-06-07





      “三夏”時節農事忙。眼下,山西臨汾的300萬畝小麥進入收獲高峰,當地搶抓晴好天氣,有序組織小麥機收和玉米播種作業同時進行。同時,“三夏”志愿服務隊已經進村入戶,助力村民們做好生產保障工作。


      在臨汾侯馬市上馬街道辦事處南張里村,500畝麥田正在收割。聯合收割機往返穿梭在麥田間,連綿的金色麥浪變成一粒粒金黃飽滿的麥粒,從收割機出糧口傾瀉而下。


      小麥種植戶劉喜稱:“合作社管理得特別好,今年我估計比去年一畝地要多產100斤到200斤,達到1200多斤。”


      侯馬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于金平介紹:“農機部門分析研判夏收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有序調度大中型拖拉機800余臺、玉米播種機400余臺,全力以赴投入到夏播工作中,確保秋糧適時播種。”


      據了解,今年山西省臨汾市小麥種植面積近300萬畝,其中可機收面積約為297萬畝,小麥機收率將達到99%。目前,臨汾市將及時開展夏糧收割和秋糧復播工作,確保全年糧食豐產豐收。


      河南許昌:小麥搶收高峰 農機醫生“出診”忙


      從5月底開始,河南許昌市進入小麥搶收高峰,每天搶收超過70萬畝。為服務收割機全力搶收,農機部門加大技術保障力度,保障農機以良好狀態投入搶收作業。


      在許昌鄢陵縣只樂鎮南街,一臺集裝箱農機跨區作業流動服務車停靠在公路旁,技術人員正在對出現故障的聯合收割機進行維修保養。經過兩個小時更換調試,這臺履帶式收割機馬上重新投入了搶收工作。


      該流動服務車負責人介紹,他們維修服務隊是緊密跟隨聯合收割機一同轉場作業。從5月22日到6月10日一直駐扎在這里,服務半徑30—35公里。接到搶修指令后,他們會立即聯系農機手,詢問機械型號、故障現象、所在位置等,“第一時間”派專業技術人員攜帶配件、工具前往搶修。既為小麥搶收贏得時間,又保障收割機和農機手作業安全,被形象地稱為流動的“農機醫院”。


      截至6月2日17時,河南許昌市349萬畝小麥已收314.1萬畝,占應收面積的90.3%。投入聯合收割機7644臺,其中外地收割機1973臺。全市小麥機收預計6月5日基本結束。


      江蘇:小麥迎來豐收季 多舉措助力夏收


      眼下,江蘇多地的小麥陸續成熟。各地搶抓晴好天氣,開展機械收割。據悉,截至6月3日,江蘇全省已收獲小麥759萬畝。


      眼下,江蘇東海縣118萬畝小麥陸續成熟。在東海縣西部崗嶺地區,大型收割機正在麥田里馳騁。


      為確保到庫糧食質量安全,當地糧食收儲企業加強了倉儲管理,通過搭建儲備糧云服務系統,實現了控溫儲糧、智能糧情監測,對整體儲糧狀況進行線上巡查,讓安全儲糧有了保障。


      在江蘇徐州,530萬畝小麥陸續成熟。今年,徐州預計投入各類農機具超6萬臺(套),壓茬推進夏收、夏種和夏管機械化作業。當地還成立了119支常態化農機應急作業服務隊,儲備了2692臺烘干機、2.5萬臺拖拉機等應急作業機具,應對不利天氣帶來的影響。


      6月開始,泰州的256萬畝小麥陸續收獲。在泰州姜堰區一處千畝農場,多臺收割機在田間來回穿梭,收割、脫粒、裝車、秸稈粉碎一氣呵成。夏收時節,農業機械高強度工作容易出現故障。當地農業農村部門入村幫助農戶進行農機的保養和維修,確保農機每天都能保持“健康”狀態。除了入村服務助夏收,當地還幫助種糧戶找銷路,采用小麥“訂單式銷售”等方式,讓種糧戶收益有保障。


      目前,泰州市9家國有糧食(集團)公司、100多個糧食收儲庫點正在了解農戶售糧情況,幫助種植戶便捷順暢賣糧。


      轉自:央視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