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搶抓農時,推動夏種、夏管各項工作有序進行。
眼下,江蘇進入水稻栽插期,今年,全省預計種植水稻3337萬畝。在海安市的高標準農田里,當地引進了新型插秧機械,運用缽苗擺栽技術,實現秧苗入田即正常生長,而此前普通插秧機栽插的秧苗,大概需要5—7天后才能在大田里成活。在興化市,當地組建的“為農服務隊”配備了各類農業機械,為種植戶提供育秧、插秧等全流程托管服務,效率提升的同時,栽插成本降低不少。
浙江夏種工作陸續展開,單季晚稻播種率超七成。在桐廬,水稻田上無人機齊頭并進播撒水稻種子,五臺無人機一天能播種700多畝土地。
面對皖北持續高溫天氣,安徽宿州采取用播種機直接播種水稻種子,然后再進行灌水保墑,促進水稻發芽、出苗的方式,確保夏種質量和進度。這種方式不需要提前抽水泡田,可以節約30%—40%的水資源。
各地夏管也在有序推進。在黑龍江嫩江,正在進行大面積玉米施肥作業。今年,各大農場通過為農機搭載智能控制系統,在駕駛室內就能調整翻地施肥的深度,提高效率、標準統一,保證土壤墑情適宜、農作物營養充足,方便后續管理。
在吉林大安市的5萬畝鹽堿地水稻種植基地,改良技術人員正在使用無人機進行施肥作業,助力鹽堿地穩產增產。今年,全省通過改造提升中低產田、開發鹽堿地等耕地后備資源,擴大農業生產空間,糧食種植面積比上年提高50萬畝以上。
轉自:央視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