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強降雨造成南方多地農作物不同程度受災 農戶爭分奪秒補插秧苗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4-06-29





      6月18日起,安徽省黃山市持續遭遇強降雨,造成當地大面積農作物受災。在做好防汛工作的同時,黃山市組織人員對受損農田進行挖溝、清障、抽水,爭分奪秒搶救被淹農作物。針對一些水稻秧苗被毀的情況,當地組織人手補插秧苗減少損失。


      防汛補種兩不誤 及時補插秧苗減少損失


      在黃山市屯溪區傍霞村,大家通過記者鏡頭看到當地的一處水稻種植基地,面積大概有600畝,當地農戶駕駛插秧機正在加緊作業,補種秧苗。目前,黃山的降雨仍在持續。為什么要在這個時候進行補種?能夠看到新栽的秧苗的根系不在泥上,跟泥土結合得不是很緊密。這里的稻田是在6月19日的時候已經進行了插秧,在當天晚上,黃山市迎來大暴雨,20日發生洪澇災害,水深達1米左右,我們現在看到的田塊全部被淹。當時很多秧苗就浮出水面,很多秧苗被水沖走。所以這時候就要查遺補缺,補插秧苗。


      水稻秧苗超齡 及時補種保證產量


      從上一次的洪水之后,當地已經組織人員開展清溝瀝水工作。這次插秧的秧苗比一般的秧苗高度更高,但是農技專家告訴我,這些水稻秧苗的秧齡已經超過一定時間,再不進行插秧,后期水稻的產量會受到一定影響。而且在機插秧時,秧苗過長容易導致卡苗,損害秧苗,所以要搶時間趕緊插秧。雖然說現在田里還有不少水,但是水稻是喜水作物,這時候種下去,再加上后期科學的管理,水稻的存活率高。


      大面積農作物受災 全力保證市場供應


      從6月18日開始,安徽省黃山市持續遭遇強降水。強降雨不僅造成數十萬人口受災,據統計,黃山市近五成的農作物受災,這里面還不包括黃山市種植的茶葉面積。在這些受損的農作物中,玉米、薯類、菊花等作物受影響比較大,這些作物在被水浸泡以后會迅速腐爛。雖然說水稻種植現在可以進行及時補種,但是蔬菜類的作物,因為田中還有很多積水,此時并不適合補種,必須要等到雨停水退、做好病害預防后,才能進行補種。目前,黃山市農業部門的技術人員已經深入田間地頭,指導老鄉們開展生產自救,還從外地調運蔬菜等,確保市場供應。


      黃山市祁門縣、休寧縣的農作物不同程度受災,當地農業部門利用雨水間歇期,組織、指導農戶開展災后補種和田管工作,最大限度減少損失。


      在黃山市祁門縣安凌鎮,當地約有6000多畝水稻和經濟作物受災。在農技人員的指導下,種植戶趁著雨水間歇,抓緊時間進行農田清淤,開展補種作業。在黃山市休寧縣,約有12萬畝水稻受到不同程度災害。當地組織150多名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查看秧苗生長情況,指導農戶及時清溝排澇、補種、施肥,努力將災害損失降到最低。


      轉自:央視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