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機助“雙搶” 豐收有保障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4-08-17





      搶收搶種期間,我國部分地區遭遇臺風和強降雨,給早稻適時收獲、晚稻及時栽插帶來不利影響,雙季稻前后茬農時銜接更加緊張。雙季稻區充分發揮農機在農業生產和應急救災中的主力軍作用,為收種作業、受災地區恢復生產按下“快進鍵”。今年南方雙季稻區投入聯合收割機26萬臺、插秧機23萬臺、烘干機5萬臺,開展早稻搶收、濕糧搶烘和晚稻搶種作業,為全年糧食豐收夯實基礎。


      農機搶收搶種高效銜接促增產


      眼下,江西省高安市昌盛農機專業合作社的4000多畝早稻已全部收割完畢,水稻插秧也基本完成。合作社理事長高興告訴記者:“合作社共有15臺聯合收割機,每臺一天可收獲30~40畝,一天下來就能收差不多600畝。”對于“雙搶”的變化,高興深有體會。他說:“原先只能靠人工,一個壯勞力起早貪黑干一天也才收一畝地。現在靠機器,當天割完早稻,晚上就可以放水泡田,緊接著用機械平整田地,相當于早稻收完,隔一天插秧機就能下田作業了。”


      本地“雙搶”結束后,8月中旬高興就要帶著合作社的15臺收割機和機手隊伍趕赴重慶,開啟今年秋季跨區作物機收之路。之后,他還要隨著農時,前往四川、貴州、湖南、湖北等地開展作業服務。


      “雙搶”期間,各地通過農機社會化服務,開展搶收、搶種,不僅解放了農戶的雙手,降低了勞動強度,而且水稻收割、種植的效率也大大提升。


      在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區謝家鋪鎮,旺輝農機專業合作社7000畝水稻收割已全部結束。“合作社有80多臺機械,涵蓋旋耕、插秧、拋秧、飛防植保、烘干、收割等,農戶可以當‘甩手掌柜’,委托給我們搞農機社會化服務,從育秧、插秧到收割、烘干可以全程機械化完成。”合作社理事長匡松國告訴記者。


      南方稻谷收割后水分偏高,需要及時烘干。2018年,旺輝農機專業合作社在政府補貼下,投資120多萬元購置了11臺烘干機,一天能烘干水稻350噸。后來,為了提升烘干能力,合作社還建設了濕谷塔。匡松國介紹道:“緊急時來不及上機烘干的濕谷,可臨時儲存在濕谷塔里,啟動3臺電機進行通風降濕,能夠將溫度保持在15~18度,延長烘干窗口期,避免堆放發熱霉變。”


      減損就是增產。今年“雙搶”期間,浙江省繼續深入挖掘水稻機收減損潛力。全省以往年機收損失相對偏多的地區和丘陵山區為重點,加強農機手減損收獲技術培訓,督促指導控制合理選擇收割方式、控制作業速度,特別是減少地頭轉彎處收割損失。同時采取“以賽提技”的方式,在全省范圍內開展水稻機收減損技能比武。省農業農村廳聯合發展改革部門,在溫嶺、衢江、平陽、松陽、金華等雙季稻產區布點監測早稻機收損失,根據監測數據,平均監測損失率約為1.86%,優于常年,好于行業標準。


      農機應急作業服務隊防災減災奪豐收


      為應對不利天氣和災害影響,7月10日,農業農村部印發通知,組織雙季稻區有關省份加強汛期災害應對,提早做好“雙搶”機械化生產各項準備。各有關省份落實防災減災農機儲備和調用制度,組織動員1520多家區域農機社會化服務中心、770多家區域農業應急救災中心以及3550多支常態化農機應急作業服務隊,積極開展搶收、搶烘、積水搶排等應急作業,確保“雙搶”農機作業順利開展。針對農田積水、作物倒伏、稻谷濕度偏高等情況,農業農村部農業機械化總站制定發布了機械化生產技術指導意見,各地組織農機化技術力量深入田間地頭開展現場培訓、巡回指導,努力確保早稻搶收顆粒歸倉、晚稻搶插及時到田。


      今年湖南省洞庭湖區岳陽市平江縣和華容縣等地受汛情影響較重。“為保障受災田塊應收盡收、應種盡種,我們抓緊調用水泵抽水,幫助農田排澇。”岳陽市農業農村局劉林表示。在搶排積水的同時,市農業農村局組織力量幫助農戶進行搶收、搶烘、搶種作業。


      一直以來,岳陽市堅持發展農業機械化,積極建強農機合作社等社會化服務主體。今年,市農業農村局在此基礎上組建區域農機應急救災中心,立足“平急兩用”充分發揮農機主力軍作用。“我們組織3家區域農機社會化服務中心和區域農業應急救災中心、57支農機應急作業服務隊開展應急救災,共投入各類農機具5萬余臺套,其中含水泵3萬余臺套。特別是在發生決堤的華容縣,投入農機具2萬余臺套,努力確保應急救災需要。”劉林說。


      受災地區水淹情況較重,特別是烘干機泡水受損,影響早稻安全儲存。岳陽市及時組織農機搶修隊趕赴現場進行維修。劉林說:“烘干機配套電機因水淹損壞,搶修隊到達后,立即拆卸受損電機,清理淤泥、更換受損部件,僅用三天時間就把受損的大型烘干設備全部修理完畢。”


      一些受災較重地方,為了能夠盡早恢復生產,選育短生育期的早稻品種代替晚稻品種,以避免南方10月份寒露風天氣,保障秋糧收獲。


      岳陽市汨羅市新生力農機專業合作社種植1萬多畝水稻,其中3000多畝受損。“一些田塊徹底泡水里了,還有一部分田塊需要及時收割插秧,盡可能減少損失。”理事長向鐵青說。新生力農機專業合作社同時也是當地的區域農業應急救災中心。“我們農機配備比較充足,在搶排積水、基本具備進地條件后,立即就組織履帶式收割機下田幫助農戶收割水稻,做到應收盡收。另外,也幫助一些秧田被水沖泡、缺少晚稻秧苗的農戶,利用我們的工廠化育秧流水線,滿足其秧苗需求,確保晚稻能夠及時機插到田。”向鐵青說。同時,受地方政府委托,合作社還組織植保無人機用于災后消殺。


      “雙搶”期間,浙江省加強防災減災能力建設,公布了90部農機作業服務保障熱線電話,加強應急值班值守,緊盯重要時段和重點區域,落實防汛救災農機儲備和調用制度,積極組織全省242支應急作業服務隊、312家區域農機社會化服務中心、37家區域農業應急救災中心做好人員和機具動員準備,目前全省早稻收獲已進入掃尾階段,晚稻機插機種正有序推進。(崔建玲)


      轉自:農民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