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來第一鮮、冬捕第一網 “特色養殖+電商”擴寬鄉村致富路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4-11-22





      每年的11月份,貴州省赤水市都會迎來冬筍的收獲季節。由于筍質鮮嫩,冬筍也被稱為“冬來第一鮮”,深受市場歡迎。


      一大早,赤水市葫市鎮天堂村村民吳思德正在自家竹林里忙著采挖冬筍。由于冬筍尚未出土,需要竹農依靠豐富的經驗才能采挖到。吳思德告訴記者,冬筍的產量分大季小季,大小季一年一輪,今年他家的冬筍迎來了大季,每天早上7點,他就開始忙著采挖。


      赤水市葫市鎮是楠竹產業經濟化的代表鄉鎮,竹子也成為了當地農戶的主要收入之一。


      為了第一時間讓冬筍運往市場,每天下午,竹農剛采挖完,當地的收購商都會早早來到路邊等候,將竹農采挖的冬筍及時收購發出。


      近年來,隨著電商的不斷興起,除了通過傳統方式售賣外,冬筍還乘坐著東西部協作和電商的“快車”,被銷往北京、上海、珠海等地。在當地一家農民專業合作社,工人們正將拉回來的冬筍進行分揀、打包、裝車送往市場。


      據了解,赤水市冬筍采挖期將持續到明年1月份,累計產值預計將超億元。


      河南范縣:冬捕第一網收網


      近期正是魚塘起魚的豐收時節。在河南濮陽范縣楊集鄉的漁業養殖基地,養殖戶撒下今年冬捕的“第一網”。


      在濮陽范縣楊集鄉的這處漁業養殖基地,隨著魚網緩緩收緊,成百上千條肥碩的魚兒躍出水面。一上岸工人們就抓緊時間分揀、稱重、吊運。采購商們早已在一旁等待著裝貨。


      據了解,這個漁業養殖基地采用高密度養殖模式,以養殖鯉魚為主,主要銷往貴州、重慶、成都等地。目前,范縣楊集鄉水產養殖面積已達2200余畝,范縣全縣水產養殖總面積達4.56萬畝,年產值達1.5億元。


      轉自:央視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