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豐價穩!“多彩”設施農業豐富百姓節日“菜籃子”“果盤子”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5-01-21





      還有不到兩周就過年了,家家戶戶忙著備年貨,各地對新鮮菜果的需求量不斷增加,種植戶、合作社和凈菜加工企業也都十分忙碌。進入“四九”天,氣溫下降,“菜籃子”“果盤子”的生產主力,也由露地生產切換到設施大棚。


      河北省定興縣的設施蔬菜播種面積近6萬畝,在這里的蔬菜生產基地,茄子、西紅柿、青椒等大宗蔬菜長勢喜人,正在大量采收上市。


      為了預防冬季低溫天氣可能帶來的影響,當地成立了兩個冬季設施種植防寒保暖指導小組,幫助種植戶采取利用秸稈搭建堆肥發酵反應堆等方式,提高棚室溫度,確保蔬菜在冬季的正常生長。


      南京溧水是江蘇省最大的設施草莓種植基地,目前,每天有數萬斤草莓從這里發往全國各地。


      連日來,氣溫下降,當棚內氣溫低于0℃時,草莓就會被凍壞。為此,2025年種植基地不僅給大棚薄膜外“披”了一層厚厚的“保溫被”,還引入了科技含量更高、保溫性能更好的轉光膜,可以讓草莓更加充分地進行光合作用,促進植株生長。


      數據顯示,目前,全國共有4000萬畝現代化設施大棚,自主化、國產化設施裝備體系初步形成。


      深遠海養殖基地迎“豐收” 保障節前供應


      年節的餐桌上少不了一條魚。現在,隨著海產品養殖的推廣和技術的不斷升級,水產品的種類越來越豐富,“海洋牧場”也去到了更廣闊的“深遠海”。春節快到了,設施漁業如何保障市場供應的?繼續來看。


      “深藍2號”深遠海大型智能養殖網箱位于我國東部黃海海面上。清晨5點多,隨著吸魚泵轟鳴開啟,一尾尾三文魚從網箱中被吸上來,經過處理和初加工,將在1天內運到陸地。


      近年來,山東日照加快海洋漁業轉型升級,以工業化思維打造“海上糧倉”。能實現放苗、投料、回收、加工等全過程自動化的“深藍2號”大型智能深海養殖網箱,于2024年5月正式下水。


      為了提升三文魚產量,養殖團隊通過運用新技術,使“深藍2號”網箱有效解決了傳統海上養殖裝備抗風浪性能低、人工喂養成本高、養殖作業效率低等問題,還實現了三文魚近海養殖的集約化和智能化。


      目前,日照市正按照三文魚全產業鏈規劃有序推進。到2030年,將形成年產10萬噸的三文魚養殖產能規模。


      轉自:央視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