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春季田間管理和春耕生產陸續展開。各地搶抓農時,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加緊春季農業生產。
立春過后,山西810多萬畝冬小麥進入春灌、追肥關鍵期。針對冬小麥起身返青,山西夾馬口、大禹渡、禹門口等大型黃灌區陸續開機上水,啟動春澆春灌。占山西小麥種植面積達九成的晉南地區,“返青水”正灌溉百萬畝冬小麥,為今年夏糧豐產打好基礎。我國小麥生產大省河南,農田肥水迎來需求高峰。在滑縣,農技人員指導種植戶用好淋灌、滴灌、微噴等方式,進一步提高水肥利用率。今年,這些節水灌溉技術已廣泛應用在當地麥田,可節水約5600萬立方米。在四川,大部分小麥已進入拔節期,面對小麥生長可能出現的病蟲害等問題,農業部門組織3500多個專家團隊、1.2萬名農技人員下沉一線,精準指導農戶田間管理。
油菜、馬鈴薯等也進入播種和春管關鍵階段。湖北今年種植油菜1900多萬畝,為了降低油菜凍害風險,當地及時發布冬春田管提示,并派出多個專家組深入田間地頭,指導各地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抗寒防凍。在甘肅,馬鈴薯開始春播,記者在現場看到,農戶們正忙著點種施肥、翻土覆膜。
河南滑縣:小麥陸續返青 節水灌溉助力豐收
眼下正是冬小麥水肥管理的關鍵時期。在河南安陽滑縣,當地種植戶進行科學灌溉,保障冬小麥正常生長。
在安陽滑縣萬古鎮的一處高標準農田內,隨著近期氣溫逐漸回升,種植戶正利用新引入的貼片式滴灌帶及時對小麥進行補水灌溉,助力小麥正常生長。
河南安陽滑縣萬古鎮種植戶杜煥永稱:“平均節水百分之三十左右,也可以均勻施肥,減少養分流失。管理也比較方便,一個星期左右就可以把這一千九百多畝小麥全部澆完。”
據了解,滑縣已建成160萬畝高標準農田,均已覆蓋高效節水灌溉技術,占當地耕地面積80%,每年可節水約5600萬立方米。當地種植戶除采用水肥一體化滴灌方式外,還借助淋灌、噴灌等方式對小麥進行節水灌溉,相比之前傳統灌溉方式節水約30%左右。
為確保農民科學開展春季田間管理,當地還組織100余名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現場給農戶培訓春季麥田管理技術,夯實夏糧豐收基礎。
江蘇新沂:大棚桃花開 致富“錢”景美
眼下,在江蘇新沂時集鎮的水蜜桃設施栽培示范區,溫室大棚的桃花進入盛花期,棚外春寒料峭,棚內春意盎然。
走進溫室大棚,滿棚的桃花展姿盛放。果農吳清保正忙著給桃樹疏花、授粉,他通過點擊手機屏幕就可以設置查看相關信息。
江蘇新沂市時集鎮果農吳清保稱:“控制溫度很關鍵,我們這里邊有很多的智能科技。當溫度到一定設置的時候,棚自動打開。桃花控制的溫度,最好的溫度在20℃。”
吳清保告訴記者,他一共有20個溫室大棚,每個棚占地3畝。在這里,手機智能遠程開窗控溫、溫度濕度實時監測、生物防蟲等一系列高科技應有盡有。正是依托新科技、新模式,今年大棚桃花比往年提前綻放,為搶占市場打下了堅實基礎。
據了解,新沂市水蜜桃品種多達25個,種植面積8萬畝。
轉自:央視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