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全國秋糧累計收購量超3億噸,相當于2024年秋糧產量的60%。秋糧主要包括水稻、玉米、大豆,占全年糧食產量七成以上,主要分布在東北、黃淮海、長江中下游、西南地區等13個糧食主產區。
我國糧食收購主要包括夏糧和秋糧。秋糧收購的時間跨度較長,通常從前一年的9月下旬開始,一直持續到來年的4月底。
目前,全國玉米、大豆收購量分別超1.9億噸、1000萬噸,均為近年來較高水平。中晚稻旺季收購2025年2月底已經結束,共收購1.05億噸,市場價格總體平穩,優質優價特征明顯。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糧食儲備司司長羅守全表示,為保護種糧農民利益,國家有關部門在黑龍江等糧食主產省,啟動了中晚稻最低收購價收購,最大限度滿足農民售糧需要。累計收購最低收購價稻谷711萬噸,占稻谷收購總量的7%。
玉米大豆購銷活躍 市場價格回升
2024年以來,國內玉米市場價格階段性低位運行。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綜合施策,推動糧食價格保持在合理區間,保護種糧農民積極性。
這幾天,黑龍江省雞東縣這家糧食收儲點現場一片繁忙,玉米收購量超過了1萬噸。
從2024年12月至今,中儲糧吉林分公司三次增儲玉米,全省48家收儲庫點敞開收購。在長春直屬庫雙陽分庫,裝滿玉米的貨車正在有序入倉。
截至目前,中儲糧在各玉米主產區共布設收購庫點超過400個。3月份,新增一批收儲庫點,進一步擴大收儲規模,積極穩市場穩預期。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糧食儲備司司長羅守全介紹,目前,玉米和大豆市場價格,均比2024年12月份每噸上漲100元至200元,反映了各類市場主體看好后市的積極心態。
科技助力糧食產業迭代升級
糧食市場購銷活躍,不少地方也在持續強化科技支撐,助力糧食全產業鏈迭代升級。
浙江嘉興嘉善是浙北糧倉重要的生產基地。這個大屏展示的是省級鄉村振興糧食全產業鏈,也就是說一粒稻谷從入倉、烘干、存儲到最后的銷售、加工,實現了全產業全鏈路監管。
烘干之后,進入糧食產業的后半段——加工銷售。儲存在筒倉里的稻谷結束了它的“睡眠期”,通過一條條傳輸帶,傳送至碾米機,開啟從稻谷到大米的變身。
人雖少但卻能辦大事,只需兩人就可以管理全年1萬噸糧食的烘干、收儲與加工以及后續多個環節工作,這背后當然離不開科技創新的助力。整個基地采用“數字孿生+數智管理”的方式,實現糧食全產業鏈的升級迭代。
目前,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正持續加強糧食市場監測和形勢分析,統籌市場化收購和政策性收儲。引導各類市場主體積極入市,增強市場購銷活力,確保秋糧旺季收購順利收官。
轉自:央視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