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土地治理顯成效:推廣良技良法 沙土地變高產田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5-06-18





      記者在山東采訪的時候發現,受黃河故道泥沙沉積等因素的影響,山東聊城、德州等地有821萬畝的沙化土地,其中絕大多數都是中低產田。通過推廣良技良法,綜合施策,沙土地實現了豐收。


      這兩天,山東聊城莘縣的94萬多畝小麥正在加緊機收。種糧戶王煥臣今年400多畝小麥經過農業專家實地測產,畝產達到1200多斤。然而三年前他的小麥地還是地力較差的沙土地,再加上地下淺層水為苦咸水,水澆條件差,畝產一直徘徊在600至800斤左右。


      由于處在黃河故道,像這樣的土地沙化面積在聊城達到250萬畝,成為黃河下游沙化嚴重的地區之一,如何向沙土地要糧食?當地進行了漫長的治理過程,先是大面積種植防護林,以樹圍田,防風固沙,挖水渠,引水源。同時,開展連年作物秸稈還田,增施腐殖酸生物有機肥,深耕和免耕相結合,提高土壤蓄水、保肥能力。


      為了解決沙土地漏水漏肥,當地推廣滴灌、微噴灌等水肥一體化灌溉方式,可以在小麥缺乏營養時及時補充肥水。


      為了選育出適合沙化土地種植的小麥品種,當地還指導育種企業加快育種步伐。


      目前,莘縣已完成6萬畝的沙土地治理,這些沙土地近三年畝均增產300至400斤。“十四五”期間,山東省將完成沙化土地治理任務75萬畝,其中黃河故道沙地綜合治理區60.75萬畝。


      轉自:央視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