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寧夏枸杞、新疆白杏進入成熟采摘期 小水果大產業 助果農增收致富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5-06-21





      這幾天,寧夏的頭茬枸杞已經陸續成熟,大規模開園采摘正式開始。頭茬枸杞是歷經了整整三個月的冬日休眠與三個月的春日滋養后才孕育出的首批果實。那現摘的鮮枸杞您見過嗎?我們馬上來連線正在采摘現場的總臺記者柴丹楓。


      總臺記者 柴丹楓:我現在所在這片枸杞園位于賀蘭山腳下,大家從畫面里可以看到,寧夏枸杞紅了,這一千五百畝的枸杞園里工人們正在忙碌地采摘,今年這個園子的鮮果產量可以達到30萬公斤。


      “以蟲治蟲” 防治枸杞病蟲害


      我們注意到,在這片枸杞園中有一個溫棚很特別,我們很難在枸杞園中聽到蟲鳴聲,而在這個大棚中養的是蚜繭蜂,這就是寧夏首家有害生物生防天敵擴繁基地。在枸杞地為什么要養蟲呢?專家告訴我們,每當遇到害蟲對樹木花草、農作物帶來危害時,人們通常的做法是采用傳統化學農藥防治,然而隨著防治次數增加,害蟲慢慢表現出抗藥性,繼續噴灑農藥不僅很難將其殺滅,而且會嚴重破壞生態環境。


      蚜蟲是枸杞園的主要害蟲,個體小、繁殖快防控難。作為蚜蟲的天敵,蚜繭蜂可以寄生在蚜蟲體內,將蚜蟲殺死,1只蚜繭蜂可控制100多只蚜蟲,用以“蟲治蟲”這種方式,不僅可以減少化學農藥使用,而且實現枸杞生態種植從源頭上提高枸杞質量安全。


      水肥一體化 讓每一滴水都發揮最大效能


      在枸杞種植過程中,除了防治病蟲害,合理的水肥管理也至關重要。傳統的灌溉和施肥方式存在水資源浪費、肥料利用率低等問題,而水肥一體化技術可以為枸杞種植帶來新的解決方案,可以實現讓每一滴水都發揮最大效能。


      這根黑色的滴管就是用來水肥一體化管理的,枸杞在不同的生長階段對水分和養分的需求不同,通過智能控制系統就可以自動調節施肥量和灌溉量,實現精準灌溉與施肥。


      搶“鮮”上市 冷藏運輸48小時內全國送達


      這一顆顆的枸杞像紅寶石似的掛滿枝頭,在6月結出的第一茬果實,是一年當中歷經三月冬藏、三月春生,所以頭茬枸杞具有皮薄、肉厚、汁多、籽少、味美、營養足的特點,稱為“超級水果”,更是老百姓一年當中最受歡迎的枸杞。可是鮮枸杞對運輸要求非常高,為了讓消費者感受到“才下枝頭就上舌頭”的極致體驗,今年,當地推出鮮枸杞打包,采用冷藏快運的方式,可以實現24小時至48小時全國送達,下午采摘的鮮果,經處理包裝后,次日就能端上消費者的餐桌。


      小枸杞大產業 綜合產值突破126億元


      目前,寧夏枸杞加工產品多達10大類120余種,枸杞產業綜合產值突破126億元,這一顆顆小紅果既是寧夏農民的致富果,也是寧夏的富民產業,在這片被譽為“塞上江南”的土地上,寧夏枸杞正當紅。


      新疆輪臺:8萬余畝白杏迎來采收季


      這段時間,新疆巴州輪臺縣種植的8萬余畝白杏陸續迎來采收季,果農們正忙著采摘、分揀、打包白杏,果園里一派忙碌豐收的景象。


      在新疆巴州輪臺縣陽霞鎮,成片的杏樹枝繁葉茂,一顆顆成熟飽滿的白杏掛滿枝頭,果農們穿梭在杏園里,熟練地將白杏采摘入筐,等待打包運輸。


      輪臺縣地處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當地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適宜白杏的種植,每到采摘季節都會吸引各地客商前來收購。當地積極拓展“線上+線下”銷售渠道,將白杏銷往全國各地,助力果農增收。


      轉自:央視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