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械化收割、“鴨管家”除蟲 農業科技+生態種養助力增產增收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5-07-03





      眼下,江西1800多萬畝早稻陸續成熟收割,在贛州全南縣,種植戶搶抓晴好天氣,全程機械化搶收早稻,與搶種晚稻無縫銜接。


      在贛州全南縣陂頭鎮,大型聯合收割機駛入稻田,隨著鋒利的割刀經過,飽滿的稻穗被整齊“吞入”。“雙搶”包含早稻搶收和晚稻搶種,稻谷經過脫粒轉運到運輸車上,秸稈立即粉碎還田,成為晚稻天然的生物肥料。一旁的旋耕機則立馬跟上,在剛收割完的土地上開展旋耕作業,為晚稻插秧爭分奪秒搶出農時。


      江西贛州市全南縣陂頭鎮種植戶 諶海清:預計是在半個月左右收完稻、插好秧。現在機器發達了,以前要一個月,現在縮短了一半的時間了。


      裝滿濕谷的貨車直接開往附近的糧食烘干廠進行收購、烘干工作,當地烘干廠開足馬力,不間斷烘干作業,實現了“田頭”到“倉庫”的無縫銜接。目前,贛州市水稻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84.94%。


      河南信陽:稻鴨共養 助力農戶增產增收


      最近,在河南信陽商城縣,稻田里多了一群“鴨管家”。當地采取稻鴨共養的生態模式,助力農戶增產又增收。


      河南信陽:稻鴨共養 助力農戶增產增收


      在商城縣欄桿橋村的稻田里,成群的“鴨管家”伸著脖子啄食雜草,認真“工作”。這些“稻田鴨”憑借雜食性優勢,能有效除草、除蟲,糞便還可以做肥料,既節省成本,又提升了稻谷品質。


      河南信陽商城縣種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 李英軍:我這個田是“一田五收”模式,栽的是二茬稻,收兩茬稻,然后養兩茬鴨,最后養蝦,每畝收益1500元以上。


      轉自:央視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