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新技術,培育新動能,助力鄉村產業振興。7月26日、27日,濟南市食用菌行業協會在魯商鳳凰廣場召開食用菌標準化種植技術研討暨產銷對接會。濟南市食用菌行業協會會長、教授崔長玲,滄州職業技術學院教授王增池以及來自濟南、淄博、威海、濰坊、德州、臨沂等地的農業園區負責人20余人參會。
研討會上,崔長玲會長針對羊肚菌、灰樹花 (栗蘑)、鹿茸菇、 黑皮雞樅等菌種采購、種植技術、采摘標準、輪作技術等內容,結合實際案例,利用圖片、短視頻展示,結合不同地區、不同季節,棚內及林下不同種植環境等對比方式,詳盡的闡述種植技術及注意事項;同時還就經銷商(采購公司)針對性講述了食用菌在采收標準、儲存、運輸、加工等環節的注意事項。
“崔教授,我這邊計劃把葡萄園轉型種蘑菇,您給出個建議”;“崔教授,我種的栗蘑,把菌包埋在地里,還需要蓋樹葉嗎?”崔會長,我現在有1個大棚種的羊肚菌,計劃新增加投入,新增2個品種,您說是按照實時季節大棚種植合適,還是上個方艙周年生產合適,您給個建議吧!”。與會人員邊聽邊記,還不忘拋出自己的問題,向崔教授請教。
針對參會人員所種植的菌菇不同、園區獨特情況,崔會長結合他們各自特點,提供適合種植的食用菌品種以及注意事項,為學員們提供了切實可行的種植建議。現場通過大量詳細的來自地頭大棚的第一手資料,與會人員親眼目睹了不同種植模式下的產量差異和效益高低,深刻認識到了科學種植模式對于提高食用菌產量和質量的重要性。
會議還邀請陽光財險山東分公司工作人員做了《羊肚菌種植保險宣導》,從羊肚菌種植風險、保障方案(分為五部分)等做了詳細講述,為羊肚菌種植戶量身定制保單,零風險的保障措施讓種植戶吃下定心丸。
為期兩天的“充電”交流學習,研討班課程既有專業的食用菌技術理論知識講解,又有惠農政策助力。崔長玲會長結合多年的實踐經驗,琳琳朗朗展示了多家種植戶實際案例,既有成功案例帶來的喜悅,也有失誤的經驗教訓,讓在場的人員真是收獲良多。會議期間,參會人員由陌生到熟悉,從認真聽講到熱烈討論,來自不同地區的同行變成了推心置腹交流經驗、信息共享的好朋友、志同道合的一家人。
威海森林益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胡向陽表示,通過這次培訓學到很多新技能、新理念。我與事業伙伴要共同努力,更加堅定種好食用菌,并將以此次學習為新的起點,把學習成果轉化為發展實效,依靠科技創新賦能食用菌產業,在鄉村產業振興中勇當標桿,為食用菌產業高質量發展貢獻自己的智慧與力量。
“培訓的內容非常豐富,這次培訓讓我學到了很多實用的技術和經驗,現場看到的和自己村的產業現狀做對比,讓我更加堅定了從事食用菌產業的信心和決心。我們村現在以種植秀珍菇、平菇為主,市場銷路還不錯。通過參加這次研討會,打開了新思路,學到了很多新內容。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食用菌產業一定會迎來更加美好的明天。” 淄博市桓臺縣果里鎮徐斜村黨支部書記王新強說。
近幾年,食用菌種植技術取得了顯著進展,產量連續刷新,產業發展逐步邁向規范化與理性化的軌道。但同時也存在產品價格下滑、滯銷、種植效益不穩定等關鍵問題。為進一步提升種植戶的科學認知水平,完善食用菌標準化種植技術體系,更好地適應市場經濟變化規律,確保食用菌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市食用菌行業協會精心籌備了這次培訓會。
崔長玲會長表示,此次培訓班的成功舉辦,為濟南乃至全省的食用菌產業的發展搭建了一個良好的交流平臺,促進了技術的傳播與應用,增強了從業者的信心和干勁,將有利于促進食用菌產業提質增效,為鄉村全面振興作出更大貢獻。(段玉峰 龐碩)
轉自:中國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