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秋糧產量占全年糧食產量的四分之三,立秋時節,秋糧進入產量形成關鍵期,也是自然災害多發重發期,主產區分類施策、加強田管,全力奪取秋糧好收成。
今年,我國秋糧面積比上年穩中略增。當前,東北主產區水稻、玉米正在灌漿,大豆結莢鼓粒。在黑龍江北大荒軍川農場,針對近期持續降雨,田間氣象監測站24小時監測土壤濕度等數據,通過物聯網實時上傳,由農業管理部門及時制定精準田管方案。
南方中稻正在拔節孕穗,晚稻播栽接近尾聲。這幾天,湖南沅江42萬多畝晚稻進入病蟲害防治關鍵期,當地布局建設了4座數字化病蟲害監測站,同時結合植保巡田機多光譜分析,實現了“一田一策”綠色精準防控。
目前,黃淮海夏玉米開始抽雄吐絲,正是實施“一噴多促”穩產增產技術的關鍵窗口期。山東茌平組織了300多臺無人機分片作業,日均作業能力突破6萬畝,力爭8月中旬完成84萬畝玉米的第一輪統防統治。
在河南鄲城,近日的降水過程使局部旱情得到緩解。當地農業農村部門迅速組織人員,指導農民開展雨后田間管理。
農業農村部最新農情調度顯示,入夏以來,農業災害呈現“南北澇中間旱”,局部較重、總體可控。農業農村部已分區域分災種分作物制定34條防災減災救災措施保秋糧豐收。目前,大部分地區秋糧苗情長勢總體正常,田管進展順利。
轉自:央視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