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農業部獲悉,農業部決定從2017年起組織開展數字農業建設試點項目。
農業部在項目前期工作通知中指出,2017年,農業部重點開展大田種植、設施園藝、畜禽養殖、水產養殖4類數字農業建設試點項目,結合產業類型,支持精準作業、精準控制設施設備、管理服務平臺等內容建設。
(一)大田種植數字農業建設試點。 建設北斗精準時空服務基礎設施。配置和升級改造動力機械、收獲機械,實現高精度自動作業、精準導航與實時信息采集。建設農業生產過程管理系統。配置基于遙感信息、無人機觀測、地面傳感網等多源信息的耕整地、水肥一體化、精量播種、養分管理、病蟲害防控、農情調度監測、精準收獲等系統,加強物聯網設施設備建設。建設精細管理及公共服務系統。配置農機遠程監測裝置,建立農機協同作業服務系統、農業生產管理系統,建立車載天空地一體化農情監測與決策平臺,開發試點成果展示系統和技術管理平臺。
(二)設施園藝數字農業建設試點。 建設溫室大棚環境監測控制系統。配置氣象站、環境傳感器、視頻監控等數據采集設備,建設數據傳輸及云存儲系統,改造和配置溫度、濕度、光照等環境控制設施設備。建設工廠化育苗系統。配置播種、嫁接、催芽、移栽等集約化育苗裝備,研發集約化種苗生產管理系統,實現育苗全程自動化管理、環境控制、智能移栽。建設生產過程管理系統。購置耕整機、移栽機、施肥機、施藥機等農機具,配置水肥藥綜合管理設備,研發生產加工過程管理、病蟲害監測預警和專家遠程服務系統。建設產品質量安全監控系統,配置生產過程質量管理設施設備、質量追溯系統,實現生產全程監控和產品質量可追溯。建設采后商品化處理系統,配置自動化清洗、分級、包裝、掃碼、信息采集等設備,提升采后處理全程自動化水平,為電商物流提供基礎支撐。
(三)畜禽養殖數字農業建設試點。 建設自動化精準環境控制系統,配置畜禽圈舍自動化通風、溫控、空氣過濾和環境監測等設施設備,實現飼養環境自動調節。建設數字化精準飼喂管理系統。配置電子識別、自動稱量、精準上料、自動飲水等設備,支持發情監測軟件采用,實現精準飼喂與分級管理。建設機械化自動產品收集系統,配置自動集蛋、擠奶、包裝設備,降低人工成本、提高生產效率。建設無害化糞污處理系統。配置節水養殖設施設備,改造漏縫地板、刮糞板、傳送帶自動清糞等糞便清理收集設施設備,建設糞便厭氧發酵池、沼液收集池、好氧處理池、糞肥田間貯存池等設施,有配套消納土地的可鋪設沼液田間輸送管網,實現糞污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
(四)水產養殖數字農業建設試點。 建設在線監測系統。配置水質監控、氣象站、視頻監控等監測設備,建設養殖現場無線傳輸自主網絡,實現數據實時采集和自動監控,建設和升級改造自動監控平臺。建設生產過程管理系統。配置自動增氧、餌料投喂、底質改良、水循環、水下機器人等設施設備,配套實施養殖池塘、車間和網箱的標準化改造,開發生產運營管理系統,配置便攜式生產移動管理終端,提升水產養殖的機械化、自動化、智能化水平。建設綜合管理保障系統。配置水質檢測、品質與藥殘檢測、病害檢測等設備以及水產養殖環境遙感監測系統,研發魚病遠程診斷系統和質量安全可追溯系統。建設公共服務系統。開發公共信息資源庫、疫情災情監測預警系統、養殖漁情精準服務系統、試點試驗成果展示系統。
中央對符合條件的項目予以補助,重點支持環境監測、科學決策、精準作業、管理服務等信息化系統,對于加工銷售、一二三產融合等領域的信息化需求也可支持。每個試點項目總投資應在3500萬元以上,其中,中央預算內投資不超過3000萬元,且不超過項目總投資的30%;建設單位自籌不低于總投資70%,并提供出資承諾書。公益性科研單位承擔的項目中央予以全額補助。
轉自:中國證券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