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糧“狀元”黑龍江特殊之年端牢“中國飯碗”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0-10-15





      隆隆的收割機在稻田里穿梭,豐收的喜悅灑滿黑土地。


      經歷了新冠肺炎疫情的考驗,遭遇歷史罕見的臺風“三連擊”,特殊之年,產糧第一大省黑龍江克服不利影響,再次迎來豐收,讓“中國飯碗”裝上更多優質“黑龍江糧”。


      歷艱辛,豐產來之不易


      東北大地,秋風襲來,金黃色的稻田耀眼奪目。


      “從種到收,克服了很多困難,今年的好收成不容易。”在黑龍江省樺川縣玉成水稻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稻田里,一臺臺收割機正在作業,合作社負責人趙德山感慨頗多。


      “春耕時遇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了進度,臨近收割時又遇上三場臺風。”趙德山說,好在縣里給開了運送農資的綠色通行證,臺風后又及時排水,水稻倒伏并不嚴重。加上七八月份水分、光照條件比較好,水稻成熟度好,今年畝產比去年高100多斤,“要沒臺風,產量會更高”。


      在黑龍江北大荒農業股份有限公司新華分公司青山管理區玉米高產創建示范地號,今年種了150畝玉米的種植戶范傳輝,臉上洋溢著笑容。他說,玉米播種之后,積溫足、長勢好,雖然后期受三場臺風影響,部分玉米倒伏,但總體產量影響不大。


      對于黑龍江省黑河市愛輝區嘉興現代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蓋永峰來說,特殊之年豐收的“秘訣”便是使用科學技術和先進機械,又合理輪作,精選優良大豆品種。“沒有這些,就沒有合作社2.45萬畝大豆和玉米的豐收。”


      辛勤耕耘換來沉甸甸的收獲。黑龍江省農業技術推廣站研究員張相英說,重重考驗之下,黑龍江糧食迎來豐產,著實來之不易。


      奪豐收,確保顆粒歸倉


      面對地面潮濕、部分作物倒伏等不利條件,廣袤的黑土地上,一場與時間賽跑、“搶糧”奪豐收的戰役已經打響。


      這幾天,黑龍江省慶安縣豐碩水稻農民種植合作社1.2萬畝水稻迎來豐收。合作社理事長霍樹林和社員們正在地里收割。截至10日晚,30多臺收割機已經收割約3000畝。


      秋收,不分晝夜。在黑龍江北大荒農業股份有限公司八五四分公司的地頭,夜晚機器轟鳴,一臺臺大馬力收割機打開照明燈,穿梭在田間地塊,種植戶開始夜間搶收。


      黑龍江北大荒農業股份有限公司友誼分公司第四管理區種植戶徐龍,今年種植水稻300畝。由于土壤濕度大,自家收獲機車沒法下地作業。第四管理區幫助組織10臺小型鏈軌收獲機開進積水稻田,一天就收完了。


      針對不利條件,友誼分公司搶抓晴好天氣,合理調動機車力量,晝夜搶收。截至10日,友誼分公司97萬畝水稻收獲已超過40%,預計15日全部收完。


      特殊之年有特殊之舉。在黑龍江省蘭西縣奮斗鄉種糧大戶李志靜的玉米地里,改裝后的收割機正在收獲倒伏玉米。為適應倒伏作物收割要求,加快搶收,黑龍江省財政下撥1.7億元,用于收獲機械改裝補貼,目前已改裝1.8萬余臺。


      去年黑龍江省糧食產量1500.6億斤,約占全國糧食產量的九分之一。今年黑龍江省糧食作物播種面積2.155億畝,同比增加近50萬畝。截至10月12日,全省農作物已收獲9000多萬畝。


      保增收:力促優質優價


      在搶收各類作物同時,秋糧收購也已開始。


      在范傳輝的玉米地里,一臺大型聯合收割機正在作業。一旁,收購企業的一臺接糧車裝滿玉米后開到烘干廠,過秤后直接卸糧。范傳輝說,剛剛收獲的玉米畝產1700多斤,水分34%,每斤0.74元,比去年同期每斤高了0.2元,每畝效益500多元。


      “玉米收獲和出售是一條龍服務,脫粒在田間,交易在地頭,不用運到家,就把賣糧錢拿到手。”范傳輝說,現在已準備秋整地,為明年農業生產做準備。


      邊收邊賣的農戶還有很多。霍樹林告訴記者,合作社春耕時便簽了訂單,第一批近3000畝水稻已賣完了,“賣糧也不用跑很遠排長隊,把糧食送到附近的曬場,客戶就直接拉走了。”


      談及收成,霍樹林難掩心中的喜悅。他說,今年是個豐收年,每畝地比去年平均增產150斤左右,優質品種水稻能賣到每斤1.7元左右,預計合作社1.2萬畝水稻純收入在800萬元左右。


      五常市宗元農業機械化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今年種的150公頃水稻,受臺風影響不大,畝產達1400多斤。“水稻都是人工收割的,正在晾曬,再有七八天就能脫粒銷售了,這些五常大米大都銷往南方,有機米預計每斤7元左右。”合作社銷售人員關健說。


      據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有關負責人介紹,當地農業部門已組織有烘干和儲存條件的合作社、企業,加快烘干,全力推進優質優價、銷售順暢。


      轉自:新華社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黑龍江:糧食生產再奪好收成 實現“十四連豐”

      人民網哈爾濱11月27日電來自黑龍江省委十二屆二次全會的消息,今年黑龍江省糧食生產再奪好收成,品質、收益均好于上年,實現“十四連豐”。
      2017-11-29
    • 黑龍江水稻土壤培肥輪耕技術獲突破

      黑龍江省農科院通過技術創新基本建立了適合黑龍江稻區的土壤培肥和輪耕技術體系,在提高土地肥力和水稻產量的同時,也降低了稻田溫室效應。
      2018-01-19
    • 黑龍江調整優化種植結構農業供給側改革推進現代農業

      黑龍江調整優化種植結構農業供給側改革推進現代農業

        央視網消息:優質供給加上去,低端供給減下來;“綠色有機”加上去,農藥化肥減下來。黑龍江省通過調整優化種植結構,進一步推進農業供給側改革。
      2018-05-28
    • 今年黑龍江大豆補貼繼續高于玉米

        記者從黑龍江省農委獲悉,為深入推進種植結構調整,擴大大豆種植面積,提高優質大豆綜合生產能力,今年,黑龍江玉米、大豆生產者補貼標準將繼續實行差異化政策,拉大玉米、大豆生產者補貼標準差距。
      2018-06-15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