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小螺螄粉 脫貧大產業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0-10-30





      螺螄粉,是柳州的一道地方特色美食。經過幾年的發展,已從名不見經傳的“路邊攤”成長為馳名全國的“網紅小吃”。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柳州市魚峰區將扶貧嵌入螺螄粉產業發展的鏈條,抓住螺螄粉產業快速發展的契機,通過政府扶持、產業獎補、企業推動等措施,大力發展螺螄粉原料種植,讓昔日的“配角”變身“主角”,帶動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


      1 打造園區 提升帶富能力


      走進位于柳州市南郊的柳州螺螄粉產業園,陣陣粉香撲鼻而來。園區里,物流車來車往,這是魚峰區特有的“車水馬龍”。數據顯示,每天,超200萬袋螺螄粉從這里出發奔向全國各地。


      2016年,為加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柳州市委、市政府大力推動下,魚峰區和柳州市商務局在魚峰區工業園區內打造柳州市螺螄粉產業園區,讓螺螄粉從路邊餐飲店走進工業園,實現工業化、產業化生產。這是廣西第一家大型方便裝米粉專業生產加工園區,集產品研發、檢驗、展示、電商、物流、旅游觀光于一體。


      經過招商引資,截至目前,園區內入駐投產企業30家,已孵化培育新增規模以上柳州螺螄粉企業共8家,好歡螺、螺霸王、嘻螺會、柳江人家、螺狀元等名列全國銷量前茅的知名品牌,李子柒、三只松鼠等網紅品牌螺螄粉均出自這里。2020年上半年,園區規模以上螺螄粉企業累計完成銷售5.56億元,同比增長189.79%。


      據不完全統計,園區內袋裝螺螄粉企業每日生產需要米粉、酸筍、豆角、腐竹等原材料80多噸。大量的原材料為產業鏈上游提供了廣闊的“藍海”。


      2 政策推動 示范引領種植


      9月3日,柳州螺螄粉原料核心示范區王眉種植基地內,村民們正在采摘豆角。田頭,經紀人一邊稱豆角,一邊付款。幾個小時后,這些豆角直接運送到加工廠加工成酸豆角。


      魚峰區以工業思維謀劃農業,著力延伸柳州螺螄粉產業鏈,促進袋裝螺螄粉產業和米粉、螺螄、酸筍、豆角、腐竹等上游產業規模化、產業化、標準化、品牌化發展。2019年,依托柳州螺螄粉產業園資源優勢,魚峰區打造柳州螺螄粉原料核心示范區,創建了“龍頭企業+村委會+專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產業扶貧新型模式,示范帶動原材料種植。


      為了增強貧困家庭的“造血”功能,魚峰區還根據工業特色以及產業需求,重點圍繞螺螄粉產業鏈,重新調整該區的特色產業項目清單,把豆角、竹筍等螺螄粉原料列入獎補項目,不斷引導群眾大力發展螺螄粉原料。


      截至目前,魚峰區豆角、竹筍、木耳等螺螄粉原料種植面積達到1萬多畝,輻射建檔立卡貧困戶300多戶。昔日的這些“配角”已變身“主角”,集聚成大產業,帶動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


      3 企業扶持 推動農民增收


      在魚峰區白沙鎮的扶貧車間——白沙酸廠里,村民莫華珍正在工作崗位上忙碌著。莫華珍介紹,以前她靠種植水稻生活,每年收入很低。如今在酸廠上班,稻田也改種豆角了,一個月有幾千元收入,不但去年脫了貧,今年還建了新房子,“日子真是芝麻開花節節高。”


      白沙酸廠擁有20個蔬菜加工車間,年生產加工能力可達1000萬公斤,工廠按“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的新型農產品深加工模式運營,通過發放種子、指導技術等方式,帶動白沙鎮周邊農戶種植豆角和竹筍,推動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同時,通過開辦扶貧車間,帶動62戶貧困戶種植豆角和芥菜,促進每戶增收約1萬元。


      魚峰區還動員廣大螺螄粉企業及協會發揮產業優勢,帶動和參與產業扶貧。柳州市螺螄粉協會與白沙鎮王眉村、里雍鎮龍團村等原料主產區先后簽訂了產業扶貧戰略合作協議,今后,村民根據訂單種植、養殖螺螄粉原材料,經濟收入有了保障。


      轉自:廣西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