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慶大豆振興關鍵技術模式集成項目實施成效突出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0-11-15





      今年兩項“大豆振興關鍵技術模式集成”項目經遴選在永川、開州實施。按照種植輕簡、高效、綠色的總體要求,市農技總站全力做好技術支撐。目前項目已完成驗收,實施成效突出。 


      一是超額完成任務目標。永川、開州分別示范7010畝、2141畝,超任務目標(面積2000畝)250.5%和7.1%。永川示范區比當地非示范區增產29.37%,開州示范區比當地非示范區增產6.9%,超任務目標(比非示范區增產5%)24.4%和1.9%。采用蛋白質含量43%-49%的品種,超任務目標(蛋白質含量大于42%)1%-7%。效益上永川示范區銷售產值146.85萬元,開州示范區銷售產值232.99萬元,超任務目標(產值130萬元)13%和79.2%。


      二是創新推進高產高效技術模式示范。模式上示范大豆與經濟作物間套輪作,發揮其培肥土壤作用,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周年產出效益。技術上運用玉豆規范帶植、大豆-蔬菜(榨菜、四葉菜等)輪作、花椒幼林間作春大豆及高蛋白大豆綠色優質高效栽培技術模式4套。廣泛運用小型農機整地收獲、手推輪盤式精量穴播機輕簡化播種等輕簡高效技術。機制上實行市、縣、鄉、企共建示范區,并購買社會化服務4000余畝完成耕地、播種、病蟲害防控、收獲等農事操作。


      三是社會效益顯著。組織主體培訓4期、476人,開展多次技術觀摩和田間指導,促進技術擴散。提高了周邊農戶對新品種新技術的運用率。項目深度融入精準脫貧主題,永川區帶動210戶建卡貧困戶參與項目實施,戶均增收216.33元;開州區直接受益貧困戶336戶,受益人口693人,結合綠色食品產地認證和品牌打造,實現人均增收2000元。帶動和影響周邊上萬戶農戶。


      四是促進全市大豆產量穩定和品質提升。在項目帶動下,促進全市大豆面積152.0萬畝、單產138.1公斤/畝、總產21萬噸(農情),較上年分別增4.6%、0.5%、5.5%。預計全市高蛋白大豆品種運用面積將超過67萬畝,單產超過128.5公斤/畝。在疫情和多雨、病蟲害易發之年,促進重慶大豆面積、單產、總產三增,全力保障糧食安全供給。


      轉自:重慶市農業技術推廣總站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