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食模式”為陜西獼猴桃打翻身仗 推出一個月內日銷量翻12倍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0-11-19





      近期,一款產自陜西的“即食獼猴桃”在盒馬上架銷售,受到廣大消費者的普遍好評,該款獼猴桃上市一個月內,日銷量翻了12倍。在上市第三周,多個門店的銷量超過此前銷量遙遙領先的國外品牌。


      國產即食獼猴桃獲消費者認可 


      我國的獼猴桃市場多年來存在著這樣的痛點:國產獼猴桃相對便宜,但很多不可即食,給人留下口感不好的印象;進口獼猴桃以新西蘭佳沛為例,口感較好,買來即食,但價格昂貴,占據很大市場份額。


      隨著生鮮市場規模的擴大和消費飲食習慣的改變,“買回家等它熟”越來越不被消費者接受。“即食獼猴桃”幾年前就被提出,但在國內大多處于討論和概念范疇,并未規模化地接受市場檢驗。


      “目前陜西獼猴桃高質量產品供應不足,缺乏中高端品牌產品,要讓農產品形成商品化,即買即食是大勢所趨。”陜西省農業科技開發中心主任雷玉山認為。


      近期,在盒馬銷售的即食獼猴桃首次被國內消費者認可——它有這價格優勢,口感也不輸國外品牌,還打出了“硬著直接吃”的概念,打破了獼猴桃以往“吃軟不吃硬”的飲食習慣。


      據悉,打翻身仗的這款國產即食獼猴桃10月初上市。盒馬的大數據顯示,該款獼猴桃的復購率在店內所有獼猴桃品類中排名第一。


      數字化標準確保即食獼猴桃口感 


      很多消費者可能不知道:獼猴桃起源于中國,1904年傳入新西蘭,被命名成奇異果。我國獼猴桃種植面積世界第一。《2020中國獼猴桃產業發展報告》中顯示:陜西省獼猴桃產業全國排名第一,規模約占全國的40%。


      但單位面積產值新西蘭佳沛約是中國的15倍。造成如此差距的核心原因在于,我國獼猴桃產業,在研發、種植、采后和銷售各個階段都缺乏高度集成化、精細化管理。


      業內人士稱,近期在盒馬銷售火爆的陜西翠香即食獼猴桃,有望打破以往的格局。


      記者了解到,該款獼猴桃是阿里巴巴數字農業與陜西獼猴桃專家李曉陽共同研發,從種植、生產端,到儲藏、運輸環節,都制定了全新的數字化標準,以此來保障獼猴桃的口感。


      為攻克“上市即食”這個技術難關,李曉陽更是經過11年的研發,積累了大量的應用數據。


      比如種植環節,每顆獼猴桃全年必須曬夠1100個小時的太陽。采摘時,獼猴桃糖度、硬度、干物質等都有細化標準。從采摘到進入預冷庫,不能超過6小時。運輸全程冷鏈、控溫,到消費者手中的糖度等都有嚴格標準。


      總結起來,一顆獼猴桃從在樹上到消費者手上,處處離不開標準化的數據。


      “讓消費者買來就能吃,口感也過關,一直是我的目標。”李曉陽說,盡管和國外品牌還存在著比較大的差距,但國外能做到的技術,中國人一樣可以做得到。


      轉自:西部網-陜西新聞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中國獼猴桃產量居世界第一

        中國農科院副院長李金祥日前在國家獼猴桃科技創新聯盟2018年年會上說,2006年-2016年,我國獼猴桃種植面積增長了3倍,產量增長了4 5倍,我國獼猴桃面積和產量均居世界第一。
      2018-11-12
    • 《中國獼猴桃產業發展報告(2020)》發布

      《中國獼猴桃產業發展報告(2020)》發布

      在近日舉辦的第九屆中國(國際)獼猴桃產業發展大會在上,獼猴桃產業國家創新聯盟聯盟理事長、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園藝學院教授劉占德發布了《中國獼猴桃產業發展報告(2020)》(以下簡稱《報告》)。
      2020-10-03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