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國農業科學院國際合作局、海外農業研究中心主辦,農業信息研究所承辦的第四屆海外農業研究大會在京召開。中國農業科學院副院長孫坦,農業農村部國際合作司副司長彭廷軍,以及來自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世界糧食計劃署(WFP)、國際農業發展基金會(IFAD)、非洲綠色革命聯盟(AGRA)等駐華機構的代表出席會議。
彭廷軍在發言中表示,近年來,我國農業對外合作成果豐富,農產品貿易快速健康發展,農業走出去實現良好開篇。農業對外合作雖然面臨挑戰,但是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仍然大有可為,主要表現在全球農產品貿易后勁十足,國際農業投資進一步擴大,農業科技合作需求巨大、國際農業人文交流前景光明及加強全球農業治理合作呼聲強烈等方面。他表示,未來將繼續不斷完善農業多雙邊交流磋商機制,優化農業領域外商投資環境,健全農業對外合作的融資、保險、信息、人才等服務體系,打造更多國際化、品牌化的投資、貿易、科技合作促進平臺。
孫坦在致辭中指出,海外農業研究中心圍繞“一帶一路”倡議和農業對外合作戰略需求,已初步建立數據密集型農業戰略決策、基于大數據的農業全球化模型和知識密集型農業智庫服務三大支撐體系。海外中心未來將繼續大力建設大數據平臺,開展海外農業信息監測和數據挖掘研究,不斷完善大數據支撐的智庫建設,成為專業智庫和前沿技術支撐的農業對外合作助推器。
國際食物政策研究所東亞、東南亞和中亞辦公室主任陳志鋼發布了國際食物政策研究所與海外中心合作研究成果;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副所長聶鳳英發布海外農業研究中心2020年智庫研究成果,并重點闡釋了農業對外合作公共信息服務平臺(簡稱“平臺”)的升級內容。
聶鳳英介紹,平臺在內容建設、工具研發和平臺建設方面持續升級,海外農業信息資源監測更新和采集渠道大幅度拓寬,到現在為止資源總量已經接近1.2億。她進一步介紹,該平臺有三個特點:第一,覆蓋91個農業對外合作國家的統計數據,對政治、經濟、文化生活、農業發展等多維信息進行整合匯聚,用戶只需要進入關注的某一個國家頁面,即可一站式查看該國的數字報告、新聞動態、政策法規、國家簡報、專家觀點等8個板塊的內容;第二,圍繞國家評價數據、宏觀經濟數據、農產品產業鏈數據6個板塊的內容,對各國農業情況進行全景式數據展示,覆蓋91個國家、350多個農產品的多維度,深層次數據信息;第三,數據分析專版內容涵蓋200多個國家,1000多種農產品百余項關鍵指標,支持用戶按照最細粒度“數值”的檢索與發現,并提供國家、農產品、指標三個維度的導航式閱覽。(記者 金輝)
轉自:經濟參考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