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電聯:全國煤電裝機占比降至50%以下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1-05-19





      中電聯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一季度,全國全社會用電量1.92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1.2%,上年同期疫情形成的低基數是用電量高速增長的最主要原因。分月看,1-2月、3月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分別增長22.2%、19.4%,兩年平均增速分別為6.7%、7.6%。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速及兩年平均增速情況,反映出我國經濟呈現穩定恢復態勢。


      在電力生產供應方面,截至3月底,全國全口徑發電裝機容量22.3億千瓦,同比增長9.4%。其中,全國全口徑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10.0億千瓦,占總裝機容量的比重為44.9%,同比提高3.0個百分點;全口徑煤電裝機容量10.9億千瓦,比重自2020年底首次降至50%以下后,進一步降至48.8%,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下,電力行業綠色低碳轉型趨勢明顯。


      據中電聯預測,綜合考慮國內外經濟形勢、上年低基數、電能替代等因素,以及外部環境存在的不確定性,預計2021年全社會用電量增速前高后低,全年全社會用電量增長7%-8%。若夏季出現長時段大范圍高溫天氣,全社會用電量增速將很可能突破8%,用電量增速將明顯超過上年。


      在此背景下,預計2021年全國電力供需總體平衡、局部地區高峰時段電力供應偏緊。分區域看,東北、西北電力供應將存在一定富余;華北、華東區域電力供需總體平衡;華中、南方區域用電高峰時段電力供需偏緊。蒙西、湖南、湖北、廣東、云南、廣西等省級電網在部分用電高峰時段電力供應偏緊,預計需要采取有序用電或需求響應措施。


      “對于電力硬缺口的省份,加快電源及通道建設的后續項目安排。對于短期、局部的結構性缺電,應加強需求側管理,及早制定有序用電方案,落實好民生、保重點客戶、保居民生活的各項措施,同時向社會公布電力供需形勢,提升全社會對電力需求側管理的認知度、參與度和積極性。加強源網荷儲協同互動,對電力柔性負荷進行策略引導和集中控制,擴大負荷參與需求響應規模。創新電力需求響應機制,建立和完善電力需求響應價格激勵政策,以市場化手段引導用戶合理用電。”中電聯方面建議,進一步加強需求側管理。(記者 朱妍)


      轉自:中國能源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煤電矛盾持續升級 煤炭巨頭或將按要求降煤價

      最激烈的當屬寧夏七大電企向自治區經信委上書,希望降低煤價,但是神華態度強硬,明確回復稱不會降煤價,不簽約則斷供。
      2017-04-18
    • 煤電企業績冰火兩重天 16家電企一季度集體虧損

      《證券日報》記者根據數據統計,由于煤價大漲,煤企實現翻身,18家煤企一季度業績集體大漲,而16家電企一季度則陷入虧損,19家電企凈利潤同比有所下滑。業內認為,今年電煤價格整體上將處于高位,電企全面積虧損將為大概率事件...
      2017-05-04
    • 煤電重組成今年國企改革重頭戲

      6月4日,全球最大煤炭企業神華集團旗下上市公司中國神華、國內五大電力集團之一的國電集團旗下上市公司國電電力雙雙發布公告,稱將于6月5日起停牌,控股股東擬籌劃涉及公司的重大事項。這一消息引燃了兩者合并成立“中國神電”...
      2017-06-05
    • 國家能源局原局長:中國不會再建數百煤電廠

      “特朗普被他的顧問團隊誤導了。中國承諾的2030年碳排放達到峰值,與可以在2030年之前再建數百個燃煤電廠,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在6月9日于北京舉行的“能源與氣候變化”圓桌會上,國家發改委原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原局長張...
      2017-06-12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