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我國新型儲能裝機規模將超3000萬千瓦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1-08-05





      近日,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布《關于加快推動新型儲能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5年,實現新型儲能從商業化初期向規模化發展轉變,市場環境和商業模式基本成熟,裝機規模達3000萬千瓦以上,新型儲能在推動能源領域碳達峰、碳中和過程中發揮顯著作用。


      在國家能源局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能源局能源節約和科技裝備司二級巡視員劉亞芳表示,新型儲能具有可以突破傳統電力供需時空限制、精準控制和快速響應的特點,是應對新能源間歇性、波動性的關鍵技術之一,且具有選址布局靈活等多方面優勢,因此加快新型儲能規模化發展勢在必行。為確保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順利開局,應牢牢抓住“十四五”戰略窗口期,加快出臺頂層規劃,完善政策體系和市場環境,為加速技術迭代創造條件,實現新型儲能規模化發展。


      《指導意見》提出,統籌開展儲能專項計劃,一是要各地區規模及項目布局,并做好與相關規劃的銜接。二要積極推動電網側儲能合理化布局,通過關鍵節點布局電網側儲能,提升大規模高比例新能源及大容量直流接入后系統靈活調節能力和安全穩定水平。三是積極支持用戶側儲能多元化發展。鼓勵圍繞分布式新能源、微電網、大數據中心、5G基站、充電設施、工業園區等其他終端用戶,探索儲能融合發展新場景。


      “新型儲能技術多樣、高效便捷、功能多元、應用靈活。隨著新型儲能快速發展,頂層規劃和統籌協調缺失的問題逐步凸顯。”劉亞芳說,《指導意見》指出要開展專項規劃,對儲能發展需求、布局和配置原則等開展系統性研究。強調電源、電網、用戶均應緊密結合能源結構、電力供需、用能需求配置儲能。新型儲能規劃要與能源、電力、能源技術創新等規劃銜接;地方規劃要與國家規劃充分銜接。


      《指導意見》從多維度著力,強調要統籌協調創新資源,加強產學研用融合;研究建立與新型儲能特點相適應的市場機制和配套政策,破除政策瓶頸,科學疏導成本;統籌推動國家、地方有關部門明確新型儲能管理職能和流程;統籌完善新型儲能標準體系建設,加強與現有能源電力系統相關標準規范的銜接。


      劉亞芳表示,《指導意見》從技術進步、標準完善、產業發展、市場培育、商業模式等方面提出了多維度發展要求,注重新型儲能的高質量發展。下一步,要統籌引導發展規模和布局,充分發揮新型儲能提升能源電力系統調節能力、綜合效率和安全保障能力的作用,避免無序建設和利用不足問題;強化技術創新,攻克短板技術,并以技術進步推動成本下降和規模化發展,提升本體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時,完善政策配套和市場環境,充分體現新型儲能的系統價值,通過市場機制實現盈利,培育成熟的商業模式。(記者 于大勇)


      轉自: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進入關鍵期 儲能產業將成能源革命生力軍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原理事長石定寰指出,我國2030年碳排放要達到峰值,就必須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但可再生能源發電的不穩定性特別是在調峰調頻、電力供應穩定中,儲能的重要作用日益明顯。
      2017-05-03
    • 政策加力 儲能商業化進入提速發展期

      近日,國家能源局印發《關于促進儲能技術與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首次明確儲能在我國能源產業中的戰略定位,提出未來10年儲能領域的發展目標并強調儲能的5大任務
      2017-05-22
    • 促進儲能技術與產業發展將有《指導意見》

      我國第一部針對儲能的綜合性政策文件— — 《促進儲能技術與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 (下稱《指導意見》 )目前已經基本走完簽批程序,預計近期將正式印發。
      2017-09-19
    • 儲能電池市場:未來十年新藍海

      近10年來,我國風電電網增長了100倍,近5年間光伏增長了100倍,新能源大規模接入已經成為第三大主力電源,預計在2030年會超過水電成為第二大主力電源。
      2017-12-08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