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清潔能源投資金額首次與化石能源持平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3-02-15





      清潔能源成為2022年全球金融市場的香餑餑,太陽能、風能、電動汽車等各細分領域投資規模打破紀錄,且產業年投資總額首次超過1萬億美元,第一次和化石燃料持平。不過,在彭博新能源財經等研究機構看來,充足的資金是達成氣候目標的關鍵。金融市場對清潔能源的關注度有所提升,但仍無法支撐全球實現凈零目標。未來8年,全球年清潔能源投資總額需較2022年番4倍,才能保障全球能源轉型行進在正確的軌道上。


      尚不足以支撐凈零目標


      彭博新能源財經的數據顯示,2022年,全球清潔能源領域投資金額達到1.1萬億美元,首次與化石燃料領域的投資平分秋色。太陽能、風能、電動汽車等細分產業的投資均創新高。以風能、太陽能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產業投資達4950億美元,同比增長17%。電動汽車投資達到4660億美元,同比增長54%。


      從國別來看,中國是全球清潔能源投資的中心。2022年,中國共吸引了約5460億美元的清潔能源投資,占全球投資總額的近一半。歐盟和美國清潔能源領域投資分別為1800億美元和1410億美元,分列第二位和第三位。


      值得注意的是,在地緣政治緊張的背景下,歐盟能源轉型大有倒退之勢。德國、荷蘭、希臘等歐洲國家打算或已經開始重啟煤電廠,清潔能源投資受阻。


      彭博新能源財經貿易和供應鏈研究主管安托萬·瓊斯指出,從目前情況來看,中國領航全球清潔能源建設,其他地區市場需求和產業發展趨勢尚待觀察。總體來看,2022年全球清潔能源雖創新高,但不足以支撐全球在2050年前實現凈零排放。要達到上述目標,預計在2023年—2030年間,全球年清潔能源投資必須達到4.55萬億美元。


      金融機構支持力度較弱


      行業機構BankTrack指出,以銀行為代表的金融機構是影響市場投資的主力軍,在投資決定方面的領導力不可小覷。而全球主要銀行對清潔能源的投資增長緩慢,給全球清潔能源投資帶來了負面影響。


      數據顯示,2016年至2022年的6年間僅增長了113億美元,每年僅有7%—10%用于清潔能源,占比甚低。貸款和債券是融資的主要方式,兩者對清潔能源的支持程度均較低。2016年至2022年間,全球主要銀行推出的清潔能源債券和貸款產品總額只有1780億美元,而同期對化石燃料領域的項目金額則高達2.3萬億美元。


      全球性金融行業聯盟格拉斯哥凈零金融聯盟認為,若到2030年,全球主要銀行對清潔能源的投資不足80%,則將阻礙氣候目標的實現。格拉斯哥凈零金融聯盟主席馬克·卡尼坦言,確實有必要提高銀行對清潔能源的投資。


      印度政府在1月底發布的一份經濟調查報告中明確,充足的資金支持是實現能源轉型的關鍵。融資的增加將帶動大量私人資本進入,催化市場孵化,實現資本流動,為未來發展提供動力。


      建設安全成熟的投資市場


      路透社稱,目前,實現氣候目標和能源轉型所需的資金存在巨大黑洞。Convergence金融公司總經理克里斯·克拉布表示,最重要的是要調動市場,激發投資者的熱情。為了擴大新型清潔能源市場融資,相關機構也發起了一系列研究。世界經濟論壇還成立了一個特別工作組,并提出了四大發展建議。一是為降低高匯率風險,創新融資機制;二是開發金融市場潛力。這需要讓金融機構認識到新興清潔能源市場的價值,比如印度、越南、柬埔寨、非洲等發展中國家和地區,不僅擁有巨大的未開發市場,還具備政策優勢,若可以實現公用事業項目與金融市場的對接,則可以促進資金流入清潔能源領域;三是關注到小型項目的投資機會。清潔能源的一大特點是規模小且分布散,這要求從業人士改變投資傳統能源的習慣;四是吸引對儲備技術的融資。清潔能源技術迭代速度塊,前期開發過程中對儲備技術的選擇和開發決定著未來產業化和商業化進程。相關基金的成熟度越高,未來產業面臨的技術風險就越低。


      國際能源署預測,未來,清潔能源領域一定是全球發展重心。不過,要實現能源轉型和可持續發展,必須建設規模大且安全程度高的能源投資市場,促使世界在凈零排放的正確軌道上穩步前進。(董梓童)


      轉自:中國能源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