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伏企業上市融資速度明顯加快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3-03-02





      “2022年,我國光伏企業上市融資速度明顯加快。據不完全統計,2022年新上市光伏相關企業達15家。”在近日召開的 “光伏行業2022年發展回顧與2023年形勢展望研討會”上,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名譽理事長王勃華如是分析。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22年末,138家光伏上市公司的總市值高達38261億元。其中市值超過1000億元的公司有9家;市值在500億-1000億元的公司有12家;市值在100億-500億元的公司有56家;市值在100億以下的公司有61家。


      2022年新上市光伏企業15家


      2022年,新上市光伏相關企業達15家。


      中國工業報記者梳理這15家企業發現,有7家在上交所上市,6家在北交所上市,2家在北交所上市。


      根據業務類型分類,2家電池組件公司,分別是晶科能源 (688223.SH)、海泰新能(835985.BJ)。3家主營光伏電站的公司,分別是國能日新 (301162.SZ)、三一重能 (688349.SH)、立新能源 (001258.SZ)。2家光伏設備企業上市,分別是歐普泰 (836414.BJ)、微導納米(688147.SH)。一家逆變器企業上市,為昱能科技 (688348.SH)。


      近些年來,在A股再融資環節,光伏公司始終沖在最前頭。2月13日,光伏龍頭天合光能 (688599.SH)的 “天23轉債”于開啟申購。通過本次可轉債發行,該公司將募集約88.65億元。這其中,約有25.85億元募集資金用于自身 “輸血”。


      受益于 “雙碳”目標的驅動,光伏概念成為資本市場的香餑餑,A股光伏陣營不斷擴容,IPO融資屢創新高。據不完全統計,僅2022年以來,已有23家A股光伏公司公布再融資方案,累計募集資金高達921.65億元。其中,6家公司的募資已經到位,另有2家公司再融資事項即將完成。


      不少光伏新勢力,距離IPO只差臨門一腳。華晟新能源CEO周丹曾表示,公司計劃于2024年啟動IPO,目前已完成B輪融資。億晶光電前實控人荀建華在從上市公司離職后創立了華耀光電,后者明確爭取在2023完成上市工作。光伏設備供應商理想萬里暉也獲得了上海電氣集團的戰略投資,該公司已完成股改,目標是登陸滬市科創板。


      彭博新能源財經高級分析師江亞俐分析,2022年全球能源轉型投資創新高達到1.11萬億美元,光伏占比接近1/3。光伏新建產能投資近240億美元。但應看到,光伏產業本土政策壁壘/保護措施抬頭,保護政策可能導致當地產品價格走勢異常。光伏市場強勁增長動力持續,大量資本涌入,推動產業發展的同時,正在加劇產業競爭。


      中信建投證券高端制造首席分析師呂娟預測,受益于技術迭代與國內外擴產,晶硅設備需求將保持高景氣。薄膜電池方面,鈣鈦礦電池具有效率和成本兩大優勢,2023年龍頭玩家有望率先開啟GW級設備招標,鈣鈦礦行業量產也將真正從0向1邁進。


      光伏供應鏈價格沖高后回落


      2022年,光伏供應鏈價格沖高后回落。


      來自PVInfoLink的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年初開始,受供需矛盾影響,硅料價格不斷攀升,一路從230元/kg上漲至最高330元/kg,漲幅超過40%。2022年年底,供需矛盾緩解疊加需求淡季,各環節價格出現大幅回落。目前,各環節價格又出現不同程度的上漲。


      王勃華表示,在相關部委介入后,從去年10月底、11月初開始,硅片價格有所下降,硅料價格基本持穩。


      來自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的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光伏新增裝機87.41吉瓦,同比增長59.3%;其中集中式光伏新增36.3吉瓦,同比增長41.8%;分布式光伏新增51.1吉瓦,同比增長74.5%。2022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230吉瓦,同比增長35.3%。


      “2023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保守預測為280吉瓦,樂觀預測為330吉瓦。2023年,我國光伏新增裝機保守預測為95吉瓦,樂觀預測為120吉瓦。”王勃華表示。


      2022年,光伏行業對外貿易迎來井噴式增長。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光伏產品 (硅片、電池片、組件)出口總額約512.5億美元,其中硅片約為50.74億美元,電池片約為38.15億美元,組件約為423.61億美元,同比增長80.3%。2022年我國光伏組件出口量約153.6吉瓦,同比增長55.8%,出口額和出口量均創歷史新高。2022年我國硅片出口量約36.3吉瓦,同比增長60.8%;電池片出口量約23.8吉瓦,同比增長130.7%。


      “十年來我國光伏組件累計出口額超過2000億美元,組件累計出口量超過575吉瓦。未來,外貿形勢愈加嚴峻復雜,反傾銷、反補貼、反規避、提高基本關稅等形式的貿易摩擦、壁壘、限制之外,‘人權’、‘低碳認證’、‘能效標簽’、‘可持續發展’等都在成為新形式的貿易壁壘,對企業的垂直一體化、國內外產能布局、合規經營、可持續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光伏分會秘書長張森預測。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中國出口的光伏產品以組件為主,硅片與電池占比較低。從出口地來看,荷蘭、巴西、印度是中國光伏產品主要的出口對象,美國和歐洲是實際最終需求地。根據平安證券的預測,海外十四個重點市場2022年至2026年光伏累計新增裝機將超過600吉瓦,年復合增速約14.78%。其中,我國的光伏企業通過出口與海外產能布局有望覆蓋約280吉瓦,復合增速約8.15%。


      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跟蹤支架戰略部總監束云華表示,2021-2022年,受上游鋼材價格、物流等因素影響,跟蹤支架部分項目延期或改用固定支架,市場規模增速放緩,安裝量在50吉瓦左右。未來,隨著鋼材、航運價格下落到正常水平,2023年跟蹤支架市場預估增長強勁,中國市場規模有望突破7吉瓦。


      2023年,綠電綠證交易機制得到進一步完善,交易規模有望取得新突破。據北京電力交易中心新能源交易部主任張顯分析,2025年,綠電和綠證協同發展,雙輪驅動,綠電交易規模將顯著提高;2030年,包括光伏在內的新能源,將實現全面參與市場化交易。(記者 余娜)


      轉自:中國工業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