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伏行業:2023年新增裝機將超95吉瓦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3-04-06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名譽理事長王勃華在近日召開的 "光伏行業2022年發展回顧與2023年形勢展望研討會"上表示,2022年中國光伏行業再創佳績,制造端產量增長均超五成。


      去年,光伏產品出口總額突破500億美元,同比增長超八成,創下歷史新高。同時,王勃華預計2023年我國光伏新增裝機將達到95-120吉瓦 (GW),約占全球新增裝機量30%以上。


      2025年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將超過煤炭


      2025年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將超過煤炭。2022年到2027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裝機增加2400吉瓦。展望2023年,在產業規模方面,王勃華預測,擴產項目將多點開花,投資主體趨向多元化。他解釋說:"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在制造業擴產項目方面,主要是中國自己在干,后來我們開始走出去,主要是走向東南亞。現在,不僅中國企業在國內和海外擴產,海外企業也紛紛在海外擴產。此外,國內跨界企業紛紛涌現,除了大的上市公司,包括央企國企都在進軍光伏制造業,投資主體趨向多元化。"現在有多家互聯網公司跨界入局,黃陵礦業、三峽集團、華能新能源等央企進去行業。


      在光伏技術方面,王勃華指出,大尺寸硅片、N型電池技術占比將快速提升。


      國外產能未來五年,印度、美國和東盟等國家硅片產能將增加五倍,到2027年多晶硅和太陽能電池產能可能會翻一番。王勃華表示,2022年,182mm、210mm硅片市場占比為82.8%,2023年預計會超過90%;而2023年TOPCon和異質結電池的市場占比或將由2022年的8.9%提升至21.1%。。


      在實現零碳路徑上,可再生能源將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力來源。國際能源署 (IEA)在《2022年可再生能源報告》中提出,到2027年,全球光伏累計裝機量將超過煤炭,成為最大的裝機能源。2022年至2027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量為1500吉瓦,年均300吉瓦,其中分布式年均新增170吉瓦。


      王勃華預測,2023年全球新增裝機量將達到280-330吉瓦,我國光伏新增裝機量將達到95-120吉瓦。


      國際市場競爭加劇


      但同時,我國光伏發電建設仍存在諸多問題。近年來,光伏電站按容量以某一比例配置儲能作為輔助消納與支撐電網的措施,成為電站開發建設的前置條件。在儲能商業模式尚不完善的情況下,強制配儲給投資商帶來了巨大的負擔,且很多省份配置要求有愈演愈烈的趨勢。


      在實際運行中,大部分光伏電站所配置的儲能系統被電網調度情況較少,難以獲得相關收益。因此光伏用地需求受到限制。王勃華表示,多個部門針對農田和涉水涉林等新能源用地出臺了相關政策,嚴格管控光伏電站項目建設。而我國中東部光伏項目又主要以農光、漁光互補類型為主,因此受影響嚴重。


      此外,來自海外的挑戰也不可忽視。王勃華提醒,光伏制造業國際競爭加劇是未來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部分國家正打出 '貿易壁壘+扶植本國企業'的組合拳,這增加了我國光伏企業擴展海外市場的不確定性。"王勃華說。


      美國通過 "反規避"調查意圖拆散中國產業鏈,并通過 《通脹削減法案》吸引全球產業鏈轉移至美國,助力 "制造業回流"。歐盟成立了太陽能產業聯盟,助力該地區國家的產業發展,印度在用BCD關稅削弱中國光伏產品競爭力的同時,不斷擴充本國組件制造商批準清單,降低本國制造商準入門檻,并補貼扶持國內制造商。


      國際能源署 (IEA)預測,未來五年,印度、美國和東盟等國家和地區硅片產能將增加近五倍,到2027年多晶硅和太陽能電池產能可能會翻一番。而中國的產能和產量將有所下降。


      對此,王勃華表示,未來可能出現全球產能過剩,或許中國光伏制造開工率會大幅下降,或許價格競爭激烈,投資者取消擴產項目。近年來,關于國外光伏企業的消息,多是整合、破產、被兼并等。"但現在不一樣了,國外已將發展新能源制造上升到政府層面。他們有政策、有目標、有措施、有步驟、有行動,我們必須予以重視。"王勃華強調。


      去年新增裝機量再創新高


      2022年,面對復雜嚴峻的國內外形勢,我國光伏行業迎難而上,實現高速增長。


      從制造端看,2022年我國多晶硅、硅片、電池片、組件產量同比增長均在55%以上。其中,多晶硅產量82.7萬噸,同比增長63.4%,連續12年位居全球首位;硅片產量357吉瓦,同比增長57.5%;電池片產量318吉瓦,同比增長60.7%;組件產量288.7吉瓦,同比增長58.5%,連續16年位居全球首位。


      值得一提的是,我國光伏晶硅電池實驗室效率刷新世界紀錄14次,其中10次為N型電池,由隆基綠能自主研發的硅異質結電池轉換效率達26.81%,創下目前全球硅基太陽能電池效率的最高紀錄。同時,鈣鈦礦電池研發效率也不斷取得新突破。"無論是純鈣鈦礦電池、無機鈣鈦礦電池,還是鈣鈦礦晶硅疊層電池,都取得了可喜的突破。"王勃華說。


      從應用市場發展情況看,2022年,我國光伏新增裝機量為87.41吉瓦,同比增長59.3%,再次創下年新增裝機量的最高紀錄,連續10年位居全球首位。其中,分布式新增51.1吉瓦,同比增長74.5%;集中式新增36.3吉瓦,同比增長41.8%。光伏累計裝機量為392.61吉瓦,連續8年位居全球首位。


      從產品出口來看,呈現量價齊升態勢,出口額再創新高。2022年,光伏產品 (硅片、電池片、組件)出口總額約512.5億美元,同比增長80.3%。其中,光伏組件出口額423.61億美元,出口量約153.6吉瓦,同比增長55.8%,均創歷史新高;硅片出口量約36.3吉瓦,同比增長60.8%,電池片出口量約為23.8吉瓦,同比增長130.7%。


      2022年光伏產品出口到各大洲市場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長。其中,歐洲市場增幅最大,同比增長114.9%,約占出口總額的46%,占比繼續提高,是最主要的出口市場。硅片、電池片主要出口至亞洲地區;在組件方面,荷蘭依然保持第一大出口市場地位。


      對于行業關注的供應鏈價格方面,王勃華指出,2022年光伏供應鏈價格沖高后回落。2022年年初開始,受供需矛盾影響,硅料價格不斷攀升,一路從230元/kg上漲至最高330元/kg,漲幅超過40%。相關部門介入后,2022年年底,供需矛盾緩解,并且需求進入淡季,各環節價格出現大幅回落。然而目前,各環節價格又出現不同程度的上漲。(記者 郭宇)


      轉自:中國工業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太陽能光伏市場需求回溫 價格有望止跌

      太陽能市場的需求出現回溫跡象,但供應鏈個區段本周價格的走勢不一。多晶硅價格延續上周情況,廠商基本上不對外報價、成交量亦較少,本周報價多落在RMB 112-115 kg,價格均較上周下滑4%左右。
      2017-04-12
    • 光伏產業大周期下行聚焦技術路徑與政策紅利

      “一是現在產業效率要求越來越高,二是國家政策的引導性非常強。”4月18日,在SNEC光伏大會上,中來股份高級副總裁劉勇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對于未來光伏行業的發展趨勢和方向,企業一定要圍繞度電成本,提高...
      2017-04-19
    • 工信部將發布光伏產業綜合標準化技術體系

      工業和信息化部將加快發布實施《光伏產業綜合標準化技術體系》,并指導相關協會及企業成立光伏系統效率工作組,會同相關部門進一步推動完善光伏電站先進性評價等工作,持續推動我國光伏產業轉型升級發展。
      2017-05-05
    • 光伏業一季度棄光率緩解

      國家能源局日前發布《2017年第一季度光伏發電建設和運行信息簡況》,2017年一季度,全國光伏發電保持較快增長,新增裝機達到721萬千瓦,與2016年同期基本持平。其中,集中式光伏電站新增裝機478萬千瓦,同比下降23%;分布式光...
      2017-05-16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