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能源局解讀新能源高質量發展方案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3-04-10





      近日,國家能源局發布 《〈關于促進新時代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案例解讀》。


      《實施方案》錨定了2030年我國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達到12億千瓦以上的目標,而風電、光伏為主的新能源大規模、高比例發展如何保證,國家能源局組織編寫的本案例解讀材料,從每個政策點的背景、目的,已經出臺的相關措施,下一步政策落實方向等方面進行了詳細闡述。


      實現新能源的發展目標,沙戈荒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鄉村戶用光伏、分散式風電,工業建筑領域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風電,以及綠色電力交易都成為了重點的引導方向。


      分布式發電裝備迅速增加


      方案中回顧了沙戈荒大型風電光伏基地。我國于2021年11月、2022年7月,相繼發布了兩批項目清單。其中第一批項目,新能源裝機規模達9705萬千瓦,涉及19個省份50個基地。


      在形成產業規模的基礎上,鄉村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風電的成績更為顯著。分布式發電近年來逐漸獲得力推,“千鄉萬村馭風行動”和“千家萬戶沐光行動”已啟動實施。2022年戶用光伏新增裝機達到2525萬千瓦,約占全部光伏新增裝機的29%,成為新能源發展新亮點。2021年底,分散式風電累計裝機規模接近1000萬千瓦。


      此外,在工業建筑領域新能源應用。該領域新能源的應用擁有更多更靈活的發展模式。發展形式上有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風電、工業綠色微電網、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等;而利用方式上 “自發自用,余電上網”或 “綠電交易”模式,都將給工業建筑領域的新能源利用創造更靈活的商業模式。


      在綠色電力交易方面。將引導全社會進行新能源等綠色電力消費,著重完善綠色電力證書制度,推廣綠色電力證書交易,加強與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有效銜接。


      儲能成為關鍵技術之一


      方案中提出儲能作為高比例新能源發展的關鍵支撐技術之一,在新能源高速發展的背景下,在獲得越來越多的機會的同時,也將面臨越來越多的挑戰。


      在沙戈荒風光基地項目的發展中,《實施方案》的解讀重點提出將推動煤電靈活性改造,提升新能源消納能力。我國能源資源稟賦決定了煤電在相當長時間內仍將承擔保障電力安全供應的重要作用,煤電要加快由主體電源向提供可靠容量、調峰調頻等輔助服務的基礎保障性和系統調節性電源轉型。“十四五”期間,煤電靈活性改造將完成2億千瓦。提升新能源消納能力5000萬千瓦以上。


      儲能是解決系統靈活性的手段之一,但絕對不是唯一,因此在儲能高速發展的過程中,如何在平等的市場環境中獲得發展機遇,顯然將會呈現在儲能從業者面前。


      相對于大型風光基地儲能應用,用戶側儲能,將有可能為儲能開啟下一個增長點。現貨市場下午間負電價的出現,已經開始為分布式光伏增配儲能創造了應用前提。而在不斷推進峰谷分時電價改革下,我國的峰谷價差正呈進一步擴大趨勢,工商業用戶側的儲能應用也開始引發重點關注。


      電網和源網荷儲一體化


      《實施方案》的解讀中,重點提到的工業建筑領域新能源應用中,就明確提出了支持工業綠色微電網和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建設,并著重分析了儲能裝機容量50kW/100kWh的海寧風光氫儲充+燃氣三聯供微電網項目,或可為目前工園區等開發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提供借鑒。


      在具備條件的工業企業、工業園區,加快發展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風電等新能源項目,支持工業綠色微電網和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建設,推進多能互補高效利用,開展新能源電力直供電試點,提高終端用能的新能源電力比重。


      2021年3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發布 《關于推進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發展的指導意見》(發改能源規 〔2021〕280號),指出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是實現電力系統高質量發展、促進能源行業轉型和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舉措,旨在 “積極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電力系統,促進能源行業轉型升級”。


      2021年10月,國務院印發 《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明確提出 “積極發展 ‘新能源+儲能’、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支持分布式新能源合理配置儲能系統”。其中,海寧風光氫儲充+燃氣三聯供微電網項目的經驗更值得業界借鑒。


      海寧正泰工業園區智能光伏、儲能、充電系統一體化微電網項目于2019年建成。


      該項目微電網集成了光伏BIPV小屋8.83千瓦、光伏BIPV停車棚50千瓦、光伏路及光伏連廊4.5千瓦、光伏實驗區35千瓦,再加上垂直軸風機5千瓦、PEM制氫系統、堿性制氫系統、燃料電池系統10千瓦,構建多模式電解水制氫混合系統,建成氫能產-供-銷一體化示范工程項目。


      該項目通過智能、高效、穩定的電力電子變換設備接入微電網中;對2臺4.2兆瓦制冷量冷水機組循環水余熱回收改造利用,配置了2兆瓦燃氣內燃機組和煙氣熱水型溴化鋰機組,在發電的同時,通過回收高溫余熱可產生2150千瓦時制冷量或2035千瓦時制熱量,同時熱水供園區生產使用,形成冷熱電聯供,系統整體利用效率達到86.8%;配置50千瓦/100千瓦時的電儲能系統,實現網內新能源發電波動平滑、系統移峰填谷運行、不間斷電壓支撐等功能,保障系統的供電可靠性。


      對外以整體形式與大電網之間進行電力電量交易,可實現大電網與微電網之間的互動運行。(記者 郭宇)


      轉自:中國工業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政策力推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

      《促進汽車動力電池產業發展行動方案》日前發布,以加快提升汽車動力電池產業發展能力和水平,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2017-03-24
    • 能源局局長調研國家電網公司 強調促進新能源消納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局長努爾·白克力就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和李克強總理關于能源發展特別是電網發展的指示要求,貫徹落實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關于電力發展改革的部署,推動電網建設發展等問題赴國家電網...
      2017-04-06
    • 工信部發布第五批新能源汽車推薦目錄

      工信部6月2日消息,工信部當日發布第五批新能源汽車推薦目錄及第296批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其中第五批新能源汽車推薦目錄共包括92戶企業的309個車型。長安汽車、江淮汽車、宇通客車等多家上市公司相關車型入列。
      2017-06-02
    • 新能源車生產準入新信號:將提高入場門檻

      自2016年3月起,相關部門已發放了15個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由于大部分的新勢力造車企業,都是以新能源車切入,并且申請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一旦停止發放,意味著很多正在申請和即將申請的企業都會受到影響。
      2017-06-13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