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地“氣場全開”多措并舉提升能源保障能力 托起“暖暖的幸福”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4-01-31





      為應對寒潮雨雪、降溫天氣,當前,企業和地方多措并舉提升能源保障能力,全力推進能源穩產保供。


      在我國十大露天煤礦之一的國家能源集團新疆準東露天煤礦,礦區內,一輛輛無人駕駛礦卡行駛在礦區上,繁忙有序,沿著固定線路運輸。據介紹,這些礦卡為百噸級新能源無人駕駛礦卡,重載運行速度可達35km/h,累計運輸里程80萬公里,并且經受住了極寒、雨霧、風沙等惡劣環境的考驗。


      國家能源集團新疆公司準東露天煤礦副礦長 蔡明祥:截至目前,共有兩個無人駕駛平臺,36輛無人駕駛卡車實現常態化運行,是行業內首個實現多車常態化運行作業的礦山。在節能增效、安全生產等領域,無人駕駛技術可以更好地助力露天煤礦行業高質量發展。


      記者在大秦鐵路調度中心了解到,大秦線目前進入最繁忙的時刻,每天開出90對左右重載列車,每隔13分鐘就有一列出發。目前,大秦鐵路對口供應的全國300多家鐵路直供電廠存煤可耗天數都在20天以上。


      大秦鐵路湖東站業務主管 張巖:我們根據列車到站情況,合理調整列車組合和開行模式。入冬以來,日均發送量達到125萬噸左右,運輸效率全面提升。


      國家能源集團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1月25日,鐵路煤炭運輸量同比增長27.8%,其中,朔黃鐵路日均保持煤炭運量104.1萬噸;新朔鐵路一月份以來日均運輸煤炭52.6萬噸,1月6日發運煤炭60.5萬噸,刷新單日運輸歷史最高紀錄,為迎峰度冬保供持續賦能助力。


      數據顯示,目前全國統調電廠存煤保持在2億噸以上,同比增加3000萬噸左右,發揮了煤炭兜底保障作用。


      天然氣生產企業 開足馬力增加產量保供應


      隨著新一輪寒潮來襲,天然氣使用量大增,國家管網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我國主干管網天然氣管網輸氣量連續十天刷新歷史紀錄,峰值突破10億立方米,我國天然氣產地開足馬力增加產量保供應。


      長慶油田作為全國最大的天然氣生產基地,所轄的靖邊、榆林、蘇里格、神木、子洲等主力氣田“氣場全開”,日均生產天然氣超1.6億立方米;西南油氣田近日3口氣井接連測試,均獲超百萬立方米高產工業氣流;延長石油天然氣凈化廠日前正式通氣投運,年處理天然氣達25億立方米。


      中國石化從20日起每日向北方地區供應天然氣超9000萬立方米,較寒潮來臨前增加800萬立方米。中國石化青島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天津液化天然氣接收站保持高效運行,日均外輸天然氣累計超6000萬立方米。同時,為妥善應對低溫寒潮,中國石化天然氣分公司大幅提升儲氣庫采氣量,文96、金壇、文23等8座儲氣庫日均采氣量達3000萬立方米,較同期增長48.6%。


      國家管網集團配合支持三大石油公司和各新增天然氣保供市場主體,不斷提高資源上載量,預計1月份天然氣資源上載總量約270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5%。同時,合理安排液化天然氣氣化增量外輸,儲氣庫應采盡采,與管網聯通的16座儲氣庫采氣量持續維持高位,多座儲氣庫日采氣量突破歷史極值。


      轉自:央視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