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以來,受連續高溫影響,粵港澳大灣區電網尖峰負荷迅速攀升,廣州、深圳等地用電負荷接連創下新高。儲能裝置作為電力負荷調節的“超級充電寶”,正在迎峰度夏“大考”中發揮著頂峰發電的重要支撐作用。
7月8日,廣州電網統調負荷創歷史新高,最高負荷達到2248.9萬千瓦。在從化區南昆山脈北側,裝機規模為240萬千瓦的我國首座大型抽水蓄能電站--廣州抽水蓄能電站時刻保持“蓄勢待發”狀態,給廣州應對高峰用電提供了超10%的調節能力。8日當天,電站8臺30萬千瓦抽水蓄能機組共啟動16次,發電599萬千瓦時。7月11日,深圳電網統調負荷也創下歷史新高,達到2208.7萬千瓦。位于鹽田區的我國首個建在城市中心的抽水蓄能電站--深圳抽水蓄能電站同樣貢獻了632萬千瓦時清潔電能。
抽水蓄能電站具有上下兩個水庫,電力系統負荷低谷時用電抽水,負荷高峰時放水發電,是電網功率平衡的“調節器”。據南網儲能運行分公司集控中心副總經理張國洋介紹:“迎峰度夏以來,粵港澳大灣區31臺抽水蓄能機組日啟動次數保持在60次以上,最大單日發電量超過4600萬千瓦時,滿足約750萬居民用戶一天的用電需求。”據了解,該中心是我國首個抽水蓄能多廠站集控中心,實現對全國近五分之一抽水蓄能裝機容量的遠程集中控制。370平方米的集控大廳里,1名值班員就可遠程控制2座百萬千瓦級抽水蓄能電站的實時啟停,效率達到傳統控制模式的2至3倍。
今年大灣區迎峰度夏的“大考”中,儲能新科技、新成員“踴躍報考”。位于廣州的我國首個抽水蓄能人工智能數據分析中心,新平臺入夏前上線運行,依托31萬個測點的數據提取和算法分析,檢修人員可“足不出戶”地精準掌握設備“健康狀態”。迎峰度夏期間,該平臺已精準預判設備狀態異常33次,提前消除缺陷隱患14個。“新平臺算法數量超過5000個,達到舊平臺的5倍,數據分析能力由秒級躍升至毫秒級。我們通過對設備缺陷隱患的早發現、早排除,保障機組隨時開得起、調得出、停得下。”南網儲能修試分公司試驗部副總經理吳昊興奮地說。
寶塘電網側獨立儲能站是本次“大考”的“新成員”。作為粵港澳大灣區最大的新型儲能電站,該電站裝機容量為300兆瓦/600兆瓦時,包含88套可獨立接受調度的磷酸鐵鋰儲能系統。南網儲能科技公司運行中心總經理王勁表示:“進入迎峰度夏攻堅期,寶塘儲能站與公司所轄其他5座電網側獨立儲能站一樣,每天兩充兩放的充放電模式運行,6座電站日放電量約160萬千瓦時,可在負荷尖峰時段毫秒級響應電網調度需求。”(黃昉)
轉自:中國能源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