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國規模最大“光氫儲一體化”海上光伏項目在江蘇如東并網發電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5-01-09





      日前,全國規模最大的“光氫儲一體化”海上光伏示范項目——國華投資江蘇分公司如東“光氫儲一體化”項目在江蘇如東并網發電。


      記者在現場看到,如東縣豫東墾區堤外灘涂海面上,光伏“方陣”在陽光的映照下,源源不斷地吸收、吐出綠色能源。它的并網發電,標志著國內首個集光伏發電、制氫加氫和儲能電站于一體的“綜合能源利用+濱海生態治理”項目投運。


      如東“光氫儲一體化”項目是如東縣政府與國家能源集團國華能源投資有限公司、國家能源集團北京低碳清潔能源研究院、江蘇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四方戰略合作主推項目之一,規劃建設一座裝機容量400兆瓦、占地面積4300畝的海上光伏電站,配套新建一座220千伏岸基升壓站,安裝60兆瓦/120兆瓦時儲能站和一座制氫能力1500標方/小時、加氫能力500公斤/天的制氫加氫站。


      作為國內首個灘涂生態治理光伏項目,也是國家第三批“沙戈荒大風電光伏大基地項目”,該項目突出在三個方面先行試驗示范:一是國內首個光氫儲“綜合能源利用+濱海生態治理”示范;二是國內首個海上光伏基于近岸灘涂的升壓站建設示范;三是全國規模最大的光氫儲一體化海上光伏示范。其中,聚焦打造全國沿海綠色光伏融合生態治理重要示范,海上光伏項目在建設過程中,同步推進4300畝灘涂互花米草治理工程。


      “光伏板安裝完成后,具有遮陰效果,能有效阻礙互花米草進行光合作用,遏制這一外來入侵物種繁殖,同時板下空間還可以開展海洋漁業養殖、種植適宜灘涂生長的植物,進一步助力沿海生態環境改善。”項目經理裴澤偉介紹,該項目還充分利用沿海灘涂資源,采用先進的光伏技術和智能控制系統,實現高效的能量轉換與儲存,并結合氫能生產環節,通過電解水制氫的方式,進一步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整個項目的建成將會顯著增強區域電網的調峰能力和供電穩定性,為地方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海面波光粼粼,光伏“由陸入海”、吞光吐氫。目前,如東“光氫儲一體化”項目中,儲能項目采納地方政府建議,按照共享儲能電站設計,2025年3月份開工、5月份投產后,配合當地在能源消納、電網調度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制氫加氫站將與海上光伏電站強強聯合,在全國率先形成“光氫一體化”發電規模化應用場景,計劃年內投產運營。整個項目全面建成投產后,年平均上網電量約為4.68億千瓦時,與同等容量燃煤電廠相比,每年可等效減排二氧化碳約30.94萬噸、二氧化硫約562.6噸、二氧化氮約1125.3噸,有效助力地方生態環境保護和綠色低碳發展。(經濟日報記者薛海燕)


      轉自:經濟日報新聞客戶端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